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智商高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好?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以前的孩子,成長的環境空間有限,大多都是圍繞著家周圍的一畝三分地上打圈圈。

而現在的孩子不同了,他們通過互聯網,電視媒體等渠道,使的他們在接收信息和知識的途徑上變寬了。讓他們在小小的年紀裡,就有著非同一般的反應和積累。這也是老一輩們經常感慨的:現在的孩子,可真是比我們那時候的孩子要聰明多了。

那麼,孩子懂的多,就是聰明嗎?我看不見得,只是因為成長環境比一般的孩子好,比他們看的多,聽得多,積累的多罷了。

然而,聰明的孩子就是智商高嗎?我看也不見得,首先孩子智商值的高低,是有著專業的檢測機制和劃分標準的:專業權威智商測驗中獲得分數≥130(SD=15)者稱為高智商,而智商≥140以上的才能被稱之為天才。

而在生活中,人的SD能達到15以上的幾率很小。聰明的孩子可能只是智商不低,並不能說明就是高智商的天才。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智商高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好?

聰明的孩子

有些家長可能就會問了,就算孩子不是高智商,但是平時看他的反應和狀態,智商也肯定不低,為啥,就還是學習不好,成績老上不來呢?

塵啃我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事例:

我記得讀高中的時候,有個同學坐我前面,我們都叫他“高子”,一是他張的高,二是他的智商高。因為我們高一剛入學不久,全班同學都做了學校組織的智商測試:我是115,他卻高達140,(除非其他同學有故意低虛報的)是我們班智商最高的一位了,那時雖然年輕,但是也知道140的智商值,屬於天才級別的人了,當時就很震撼,他也很得意,整天狂的要命(估計我要有這麼高的智商,也這樣)。但是幾次考試過後,“高子”的成績並沒有我們相信中的高,特別是到高二以後學習成績倒是越來越差了,最後也沒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反而我和班上另外幾個智商普通的人,成績穩中有進,高中畢業後反倒考上了一個重點本科。

通過上面這個事例,可以得出學習成績的好壞,跟智商的高低好習關係不大。雖然說智商高的孩子,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會有著先天的優勢,但是並不是絕對的!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智商高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好?

決定勝負的關鍵,不在電腦配置高

智商高就好比一臺電腦主機的配置高,相當於硬件,但是配置高的電腦就一定能設計出好的作品嗎?或者說高配置的電腦玩“吃雞遊戲”就一定能玩的過用普通電腦玩的人嗎?

答案是否定的,高配置的電腦能否贏,還需要看是什麼人玩,同等水平的人玩,高配置佔優勢,勝出的幾率比較大,但是如果玩的人不在一個級別,或者玩的環境會影響到玩高配置的人發揮,那麼玩正常配置的人可能更容易勝出。

所以,孩子的智商並不是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的因素。

那麼,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呢?我總結後,提煉出以下幾點最為重要的因數,供大家參考:

01

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讓效果事半功倍!

很多低年級的老師發現,剛剛進入一年級、二年級的孩子裡面,就出現很多有厭學情緒的孩子了,才一年級小學生,學業生涯才剛剛起步,正常來講,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因為剛剛開始接觸新鮮事物會讓他們感覺到很興奮,應該是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望的階段。可為什麼不喜歡學習的孩子,還會越來越多呢?

在一則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能純粹靠聽覺系統來學習的人,比例大概不到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的人,需要有視覺系統的幫助和參與,才能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所以,在生活和學習中,家長和老師是不是也可以想個好辦法、設計好方案、通過不同的手動,來調動孩子的視覺系統參與到學習中來呢?

如果孩子的視覺系統調動參與進來了,不但可以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而且還能讓孩子變得更加積極主動。這樣不但好學習效果好,而且學習習慣也好!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智商高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好?

集中注意力寫作業的孩子

0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麼才能調出來呢?

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激發孩子的求知慾望的重要窗口之一,斯坦福心理系教授凱蘿·杜艾克博士35年來,致力於上進心的研究,提出: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教會他們熱愛挑戰,失敗後樂於尋找失敗的原因,享受這種努力的過程,保持著強烈的求知慾。因為求知慾望越大,學習和探索問題的興趣就會越濃。

生活當中,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呢?

可以通過確立目標,制定挑戰計劃的方式來訓練孩子。不過這個方案有幾個因數需要重點注意:挑戰的目標,是要孩子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是要孩子能夠達到的。而且達到目標後,需要給予孩子獎勵的。

怎麼理解,舉個例子,比如:為孩子制定一個在30分鐘內默寫10個詞語的挑戰計劃,挑戰成功後,不但要給予肯定和表揚,還要有精神上鼓勵(可以把他挑戰的過程和結果分享出去,讓孩子感到成就感、滿足感)。這樣的一個計劃方案就比較完整有效了。

所以,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是父母還是老師,只要能不定期地給孩子拋出一個個能達到的、符合孩子自身情況的挑戰計劃讓他完成。就能夠不停地激發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智商高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好?

閱讀興趣濃厚的孩子們

03

好學習習慣可以提升成績,怎麼養成呢?

養成學習好習慣,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這麼難,關鍵是養成習慣前的計劃要做好。很多家長,說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卻並不知道,好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時間到了就會有的,好習慣是需要培養的。

如果您想要孩子養成學習好習慣,請配合孩子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 制定計劃,規劃時間:以小學生為例,小學3年級開始,一般就都有家庭作業佈置了,家長是不是就可以給孩子立個規矩?放學回來之後,第一件事就規定要完成作業,並且根據當天的作業量,規定時間,孩子的作業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2. 營造環境,規定地點:不管是孩子寫作業還是閱讀或是做其他與學習相關的事情,都需要一個相對安靜、輕鬆的環境,所以家長們必須要給孩子打造一個這樣的地方,讓孩子搞學習的時候,只能在這個地方進行,並且要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監督與強制執行。這樣的作用,可以讓孩子養成一進入這個房間,就能快速地進入學習的狀態!
  3. 完成任務,給予獎勵:這個獎勵可以是精神獎勵也可以是物質獎勵,具體可以視情況而定。設立獎勵的主要目的是要孩子收穫感、成就感和滿足感,因為只有孩子感到了心理上的滿足,才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只要孩子能夠堅持下去,就能夠養成習慣。

寫在最後: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通過努力,實現目標後,如果被肯定,被認可、被表揚和鼓勵的話,以後就會養成面對困難勇於挑戰,不達到目的永不退縮的好習慣!


塵啃教育人,一個喜歡用舉例來分析問題,並且幫助家長解決問題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我寫的內容對您有幫助或啟發,請點贊關注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