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央視綜藝可以一再被受眾買單?也許原因是……

最近央視主播的《主持人大賽》再次開播,雖然到目前為止僅僅有三期之短,可是收到迴響可謂是相當熱烈。每期節目播出,微博熱搜總會由它的一席之位。每位參賽選手各拼本事,用自己的言語,用主持的方式為夢發聲。各大網友更是抱著“吃瓜”心態,看各路高手開啟神仙打架模式。站在一名新聞專業學校角度來看,這檔節目能火,能受到大眾喜歡,其一原因是它為我們提供學習娛樂平臺。

為何央視綜藝可以一再被受眾買單?也許原因是……

對比央視娛樂節目,如《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其他電視頻道的綜藝節目存在娛樂性較大,在某中程度上仍有娛樂至死成分。他們把焦點放於某位明星人設當中,把明星所謂真人秀情感聚焦放大在電視熒幕上,即使它們受到大眾一系列好評,但隨著時間流逝,這種過度娛樂,過分聚焦情感和流量的綜藝,人們是產生視覺審美疲勞。

為何央視綜藝可以一再被受眾買單?也許原因是……

央視推出的娛樂綜藝節目,先不說其有多成功或者有多學識知識,起碼它出品的綜藝節目可以不隨波逐流,能夠在人們消遣娛樂同時可以學習一定知識,在碎片化時間內可以快速吸入一定量的能量。正如熱播的《主持人大賽》,這檔節目新聞相關專業學習提供一個學習模範的平臺,也成為在普通大眾飯桌上必看的娛樂節目,讓各行業外人士對主持人有更深瞭解;此外,我們在看《中國詩詞大會》時會驚歎某位參賽者的表現,會根據參賽者情況進行自我對比,在收看同時更在擴充自己詩詞量,激勵自己好好學習中國詩詞。

為何央視綜藝可以一再被受眾買單?也許原因是……

因此,我想央視綜藝可以一直被受眾買單,最重要原因是它能有自己特色,能在如今一昧追求“流量”和“熱度”社會下做好自己最真摯和初心節目,讓受眾在綜藝中學習,在娛樂中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