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或許在過去幾代人的記憶深處所回憶的不是下學後的跳大神,也不是捉蜻蜓逮螞蚱,而是一輛人手必備的自行車,在灰白色的記憶中它伴隨他們每一次臨行,每一次歸途。

不過,有關它的記憶到如今的時代便淡去了,它不再是我們必備的出行工具,也不再是一代人炙手可熱的交通工具,它漸漸被時代淘汰,也漸漸成為過去。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曾幾何時,母親對我說起有關自行車的回憶,回憶中是滿滿的幸福感。

母親在電焊廠工作,是名電焊工人,單位福利好,給每位員工人手配備一輛自行車,母親說當時這樣的單位很少,他們算很幸運的。

一輛自行車,可能要花去家中兩月的收入,喜歡是真的,捨不得買也是真的。

無論冬夏,母親總是騎著那輛被磨的掉了漆的自行車載我上下學,冬天路滑,也曾因此摔過跟頭,但記憶中它永遠是嶄新的。

今天獨孤要介紹的這部電影追憶著那個陳舊的年代,也追憶著那輛珍貴的自行車。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因種種特殊原因,由王小帥導演執導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雖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榮獲銀熊獎,卻在國內禁止公映,直至又一個十七年才正式上映。

影片以兩個十七歲的少年為主角講述底層社會真實生活的寫照。

漫漫人海,人們為生計奔走於北京的每個角落,自行車簇擁著街道,又堆滿小巷,色調年代感十足。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阿貴從農村來到城市務工,他順利的找到第一份工作,快遞員,穿乾淨整潔的工作裝,公司給為了公司形象和快遞員的送貨效率,所以給每位員工賠了一輛山地自行車。

阿貴也因此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自行車,但是自行車並不是白白送給他們的,需要從每天的工資裡抵扣,幹滿之後自行車便真正屬於自己。

文化水平低的阿貴每天在本子上畫著正字,期待著自行車完全屬於自己的那一天。

這一天在自己的努力下很快到了,當阿貴滿懷期待的找到公司的財務,財務卻告知他還差一天。

這一天,阿貴來到富麗堂皇的酒店接快遞,而陰差陽錯卻尋錯了自己要找的人,經過一番折騰後,才找到要寄快遞的人。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然而,彼時離開酒店後,阿貴也發現自己視如珍寶的自行車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從日落黃昏等到傍晚時分,等來最後一個自行車的主人,失落無助的阿貴知道自己的自行車被偷了。

這時醒過神的阿貴才發現,要送的快遞還未送,等到自己趕到目的地,卻等來緊鎖的大門。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隔日,阿貴被快遞公司辭退了。

不僅僅是因為他丟失了自行車,還有未及時送到的快遞使得領導被顧客責罵。

阿貴無力的留下眼淚,他請求經理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執拗的認為自己一定能找回屬於自己的自行車,而經理也被阿貴這股軸勁打敗了。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經理承諾阿貴,如果他能找回那輛自行車,便同意他繼續在此任職。

阿貴沒日沒夜的在街頭巷尾尋找自己的自行車,而此時與阿貴同歲的少年小堅正騎著自行車與朋友玩車,與女友約會。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小堅不會想到自己從父親那裡偷錢在二手市場買的這輛自行車會發生這麼多故事,他孤傲、自尊心強,對於朋友來說很容易便能得到的自行車,對自己來說卻是求之不得。

在父親多次的的承諾有失信後,小堅不在信任大人們的承諾,父親要求小堅考到班級第五名,小堅考到年級第五名,哪怕如此,小堅也沒有得到屬於自己的自行車。

因為組合家庭,自己底下還有一個妹妹,父母對妹妹的偏心使處在青春期的小堅再也無法忍受。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這天,正與女友瀟瀟在樹林約會的小堅看見自己的自行車被人騎走,而這人正是阿貴,阿貴早在之前就在自己的自行車上做了記號,依靠著記號阿貴找到自行車,而小堅也成為阿貴眼中 的偷車賊。

然則,阿貴在逃跑的過程中卻遇到小堅的朋友們,雙拳難敵四手,阿貴方才奪回的自行車再次被搶走。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性格執拗的阿貴並沒有因為小堅朋友的恐嚇而害怕,他尾隨小堅直到小堅回家,眼看著小堅將自行車藏起來。

第二日,自行車再次失蹤,阿貴也因為找到自行車重新回到快遞公司上班。

而另一邊的小堅卻因為自行車丟失極度失落,不但不願與哥們去玩車,也不遠搭理昔日心心念唸的女友瀟瀟。

幾次三番,小堅決定叫上哥們將自行車奪回來,他們來到快遞公司等候,此時將送完快遞的阿貴也正巧遇到小堅一夥人。

當小堅盤問阿貴為什麼要偷自己的自行車時,阿貴只是一口否認這是自己的自行車。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沒文化沒背景的阿貴並不敢多言,僅憑著自己的軸勁堅定地說:“自行車是我的”。

一輛普通的自行車,於阿貴而言是生活餬口的“傢伙”,於小堅而言是滿足自尊心的“青春期”,誰又願意放手呢?

在即將被搶走自行車時,阿貴聲嘶力竭,他吶喊,掙扎,而這一幕也確確實實震撼到小堅與朋友。

無奈之下,阿貴和小堅達成協議,一人騎一天,每天在指定地點交車。

自行車將兩個生活水平、地位的男孩緊緊繫在一起。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剛開始二人只是到時見交車,到最後握手言和,他們明白這輛車於誰都如此重要。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阿貴的親戚開了一家小商店,商店後院直對著所謂城裡人的高樓,諾達的落地窗能看見一個身段優美的女人,她不停的換著衣服,豔麗極了。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阿貴和叔叔都看的入迷,女人經常來叔叔的商店打醬油,她總是穿著一雙粗跟鞋,一襲長裙,紅潤的嘴唇 ,她被稱為城裡人 ,是叔叔和阿貴可望不可即的人。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出生農村象徵著貧賤,也總是低人一等。

直到有一天,女人失蹤了,二人才知道那個他們所認為的城裡人其實只是那家的保姆,因為偷穿主家的高跟鞋和衣服,甚至將衣服拿出去賣,最終被辭退。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另一邊的小堅也因為之前冷落女友瀟瀟而後悔懊惱,當自己決定主動承認錯誤,希望與瀟瀟重歸於好時,卻發現瀟瀟已經和擅長玩車的阿宇交往。

這無疑讓小堅的自尊心再次被打擊,他不甘心,再次找到瀟瀟,而瀟瀟留下的只是一臉冷漠。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面對如此冷漠的瀟瀟,以及挑釁的阿宇,小堅再三的隱忍也不見了,衝動下,他打傷了阿宇,也因此延誤了交車的時間。

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卻在國內被禁,它經歷了幾個十七年?

趕往交車地點後,小堅聲稱自己不再需要這輛車。

彼時,阿宇一夥的朋友也追上了兩人,阿貴與小堅拼命的跑,卻怎麼也跑不出錯雜的衚衕。

捱了打,車也被摔壞了。

這場因為自行車而燃起的鬥爭也徹底結束了。

影片中,看似主角是少年阿貴和小堅,其實不然,自行車成為那個時代的印記,無論是送快遞的阿貴、玩車的小堅、或者是以玩車為娛樂的一代人,影片中所有人都圍著自行車走,他們圍著時代走,卻怎麼也走不出時代,他們是時代下的產物,也是成就時代的青澀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當阿貴的叔叔得知劇中周迅飾演的保姆並不是城裡人時,他說:"早知道她不是城裡人,我就...”

這未說完的臺詞,再一次體現了電影中底層社會的留痕,他們自知低人一等,也明白自己不屬於城市,哪怕拼命的想要紮根於此,也力不從心的先一步看輕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