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消費券VS發現金?

發消費券VS發現金?

人在家中躺,錢從天上來,有這麼好的事嗎?

2020年還真有,特殊時刻有些國家坐不住了,紛紛開啟了直升機撒錢的模式。

意大利;一出手就是250億歐元,給老百姓乾癟的錢包裡面回點血。

美國;啟動了5000億美元的緊急救援計劃,四口之家據說可以領到3000美金。

加拿大;向失業人員每人每月發放2000加元,相當於咱們10000多的人民幣。

英國;最狠直接給補貼工資80%。

外國是轟隆隆的拿錢砸人,咱們也沒有袖手旁觀,國內的各個地區出臺的相關政策,

江蘇南京向居民發放3.18億的消費券,安徽向居民提供了1億元的電器產品消費券,鄭州向市民發放超過4億元的消費券,大杭州更是通過了支付寶向身在杭州的居民提供16.8億元的代金券。

發消費券VS發現金?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到3月底各地出臺的消費券累計已經達到了115億元,不管是拿錢也好,發錢也罷目的其實只有一個,拉動需求,提振信心,刺激消費,儘快的打通生產,消費,就業的正向循環把這個經濟拉起來,扶一把,再送一程。

有人要問,人家是直接砸錢,咱們為什麼是發券呢,一點都不刺激。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人習慣儲蓄,如果發錢大部分的人會怎麼選擇呢?把錢存起來,存起來的錢對於刺激經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所以我們可以理解,消費券是一張過期作廢的現金,第二點,發消費券能夠做到哪裡需要補哪裡。

比如說;深圳羅湖,它是以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為主的,只有把消費搞上去了這一批小微企業才能夠得以生存。

再比如說;寧波的旅遊業受到了重創,收入直接下跌了一半還要多,這次寧波推出了一個億的文旅消費券強力刺激當地的旅遊業的復甦。

最後一點,針對政府的補貼,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有錢人對於這個消費根本不敏感,所以消費券真正能夠做到發放對象精準。那麼發消費券的效果怎麼樣呢?

發消費券VS發現金?

以杭州舉例,兩天發放了2983萬元的消費券,帶動了4.53億的消費,拉動效應達到了驚人的15倍!

發現金當然能夠贏得一片讚譽,但是眼前一時爽,明天該怎麼辦呢?這筆需要需要更大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