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酒當歌,劉伶醉與您詩酒人生,仗劍天涯


“粽”酒當歌,劉伶醉與您詩酒人生,仗劍天涯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

如今你四海為家

伴隨著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長起來的一代,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個武俠夢,在你心中是否有這樣一個畫面:夕陽西下,大漠孤煙,美酒在側,一個人揹著長劍面對希望眺望遠方,時而豪飲一番,時而仰天長嘆。

“粽”酒當歌,劉伶醉與您詩酒人生,仗劍天涯


我國從來不乏忠膽俠義之士,即使是吃粽子、賽龍舟的端午節,也有著那些蕩氣迴腸的故事。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及曹娥等說法。而這幾人人,無一不是忠烈之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出生於戰國時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輕,年輕的屈原就展現出了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文學才華,官至楚懷王左徒。面對秦國的步步侵犯屈原主張聯齊合縱以抵禦秦國。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提升,也受到楚懷王的信任。

不幸的是,屈原的一些主張觸動了貴族和官員的利益,於是這些卑鄙小人經常在楚懷王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並沒有父親楚威王的雄才大略,在小人的讒言中慢慢疏遠和冷落了屈原。後來,楚懷王受邀去秦國定力盟約,屈原覺得此舉無疑四狼入虎穴,極力勸阻,然後並沒有任何效果,楚懷王依然去了秦國。果不出屈原所料,楚懷王成為了人質,一代君王落得個客死異鄉的下場。

“粽”酒當歌,劉伶醉與您詩酒人生,仗劍天涯


新的楚王楚頃襄王即位,年輕的楚王政治策略和眼光甚至不如父親楚懷王。屈原的一腔熱忱換來了卻是楚王的不信任。屈原終究還是被罷免了,他每日徘徊在汨羅江畔,看著祖國山河日漸破碎,百姓流離失所,但是朝廷卻每日歌舞昇平、夜夜笙簫。此時的屈原內心忍受著極大的痛苦,悲憤地吟唱著《離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行至江邊,披頭散髮,形容枯槁。漁夫認出屈原,便問:“這不是楚國的三閭大夫嗎?怎麼會落到如此地步?”

屈原回答:“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夫說:“既然如此,您就應該隨波逐流啊。”

屈原回道:“我聽人說,剛洗過頭髮的人總要彈掉帽子上的灰塵,剛洗過澡的人總要抖落衣服上的灰塵。我寧可跳進江水,葬身魚腹,也不能讓自己乾淨的身子跳到汙泥中。”

公元278年五月初五,秦軍攻破了楚國的國都,國破的消息傳來,屈原悲痛萬分,作《懷沙》之後懷抱大石縱身投入汨羅江中。

“粽”酒當歌,劉伶醉與您詩酒人生,仗劍天涯


為了紀念屈原,楚國百姓紛紛來到汨羅江邊祭奠,向江內投入食物,屈原的身體不被魚兒吃掉。慢慢地,這邊形成了一種習俗。即使到今天,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依然划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有大義的愛國主義詩人。

出淤泥而不染,身有傲骨,憂國憂民,屈原的殉國之義視為“俠”。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伍子胥是戰國時期吳國的大夫。吳王夫差即位之後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主張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夫差卻聽信了伯嚭,不採納“聯齊滅越”的主張,反派伍子胥出使齊國。伍子胥對兒子說:“我多次勸誡大王卻毫無成效。我現在已經能夠看到吳國的末日了。你與吳國一起滅亡,沒有任何好處啊!”伍子胥將兒子託付給齊國的鮑牧之後便返回吳國向夫差彙報。

“粽”酒當歌,劉伶醉與您詩酒人生,仗劍天涯


伯嚭乘機進讒言,誣陷伍子胥有謀反之心。夫差被讒言矇蔽了雙眼,便賜死伍子胥,贈劍令他自盡。伍子胥仰天長嘆:“唉!奸臣伯嚭作亂,大王反而殺我。我輔佐你的父親爭霸諸侯。我與仙王冒死力爭令你立為太子。你被立為太子之後還曾想將吳國分一半給我,但我並不敢有這樣的奢求。如今你卻聽信讒言要殺害長輩。”伍子胥在悲憤之下留下這樣的遺言:“我死後你們要挖出我的眼睛,掛在東城門上,我要親眼看著吳國被越國所滅。”

吳王夫差聽聞此言震怒,命人在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屍首用鴟夷革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吳人哀憐他,為其在江上立祠,命名為胥山。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夫差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用白布矇住雙眼後才舉劍自盡。

同屈原一樣,伍子胥的忠心為國,不可不視為俠之大義。

乃知裡有孝順人,至今名號猶芳芬

曹娥是東漢時期有名的孝女。她的父親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動中溺於舜江(今曹娥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年僅十四歲的曹娥晝夜沿江哭號。十七天之後,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入江中。五日之後,曹娥的屍體抱著父屍浮出江面。曹娥的故事很快傳到縣府知事耳中,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刺猴曹娥所住之村鎮更名為曹娥鎮,殉父之江為曹娥江,並建以寺廟慰其孝心。

“粽”酒當歌,劉伶醉與您詩酒人生,仗劍天涯


曹娥對父親的拳拳孝心,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俠義”。

端午節,是中國人傳承了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節日。我國各地的端午習俗不盡相同。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粽”酒當歌,劉伶醉與您詩酒人生,仗劍天涯


值此端午,我帶著酒,你帶著故事,讓我們“粽”酒當歌,以夢為馬,仗劍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