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筆暢《最美的期待》║美妙的音樂,源自美的旋律

文 | 十八旦(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對於音樂的感覺,縱然千萬種,總有一種適合自己。最近我愛上週筆暢的《最美的期待》,旋律自由,嗓音飽含磁性。之前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感覺美妙非常,但是就是不知道歌名,一次偶然的機會,很像緣分,我在游泳池游泳時,正放這首歌,然後問救生員,他毫不猶豫地告訴了我,於是我就著了道。這首歌對於我的吸引,亦如歌詞所言:還有一種愛穿越了人海。

周筆暢《最美的期待》║美妙的音樂,源自美的旋律

1. 不太可能是先因歌詞吸引,更是旋律,因為是旋律先觸及心靈,然後人們會自然不自然地美化了歌詞

人常常高估了歌詞的力量,而不自覺地貶低了旋律的影響力。但是這或許是一個正好相反的事實。人在兒童的時代,何曾對著文字感興趣,那是以後理性成長的結果,但是旋律作用給人的東西,不需要後來多年的勤學苦練,它與生俱來。天然與人造的力量比拼,對於心靈的影響,怕是大部分人都很容易清楚,這是一個講究體驗的時代,誰願意讓歌曲的美需要思維先過濾一遍呢?

我現在更喜歡聽輕音樂了,一句歌詞都沒有,比如雅尼的《one man's dream》或者神秘園系列音樂,一個人,相比年少的時候,更加閱歷豐富,也更加知識豐富,因此,那些歌詞深意的人,或許他們歌詞與詩歌搞混了,跑錯了地方。我有時在想,如果一首歌的歌詞過於優秀,是否會削弱旋律給予的力量呢?就好像將許多燈同時進行照射,會沖淡了影子的明顯程度一樣。例如華晨宇的《煙火裡塵埃》,我就覺得非常好,據說這位奇才的就是以高超的樂感而一騎絕塵,可能在這位年輕人的經歷中,一直在培養與保護這種潤滑心靈的感覺。

有人說:“周筆暢的歌聲沉穩低調而極具張力,猶如潺潺細流,不經意間洶湧澎湃。這首歌有著陽光般的溫暖和力量,渴望愛情而不盲目,正契合筆筆的個性與嗓音特點。”

周筆暢《最美的期待》║美妙的音樂,源自美的旋律

這個解釋我是比較贊同的,因為她更多的是講歌詞之外的東西。文字的東西常常需要思考才能打動人,這種動人相比旋律而言,離人的本能更遠。因此可以說,旋律更具有普世性

2. 每個人特有的潛質,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總有一種旋律打動你,不需要問為什麼,那是感覺

就每個人來說,因為他具有與生俱來的氣質,因此他的喜愛多半會鍾情於某一種。我在高中時期,喜歡聽像孟庭葦的歌曲,或者一些多半傷感一點的歌曲,記得有一次我買了一盒傷感情歌的磁帶,一位旁邊的學兄用哭笑不得的表情對著我說:“搞不懂你,怎麼盡愛聽這些歌曲?”如今再聽這類歌曲,大部分自然興趣不如以前了。而最近吸引我的這首《最美的期待》,確實在打動我,這種喜歡是不經過思考的,其實這種情況與我本人偏愛思考的習慣大相徑庭。我在音樂的世界裡,不太注重歌詞會講什麼東西,隨著年歲的增長,我有時感覺歌詞或許就是多餘的,

那麼多精緻的樂器,那麼多經過多年勤學苦練的人一起合奏,是為了襯托一個優美的嗓音,還是應該反過來呢?我無法評判,可能是因為你喜愛的類型與生俱來。因此,未來對於這種喜愛的培養,會因為知識與閱歷的豐富而昇華,雖然從具體情況來講,曾經喜愛的具體歌曲變了,但是那種味道與感覺依然保留,只是在生活與時間的穿梭中,它做了形式的變化。

周筆暢《最美的期待》║美妙的音樂,源自美的旋律

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它與傳統的民歌尤其曲藝有著很大的區別,比如京劇,一個人需要練習很多年才能駕馭這種唱法功底,但是很少有年輕人喜歡這種旋律,我老家的黃梅戲,長這麼大也絲毫沒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它更吸引著那些土生土長的老年人,日復一日地聽著家鄉戲。

流行歌曲則對旋律與歌唱的功底都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有時候為什麼流行,誰也搞不清楚是什麼原因,或許不明不白的就火了,你無法期待。故而,最美的期待,更是無所期待和隨遇而安的平靜,是自由的聲音,我愛上它,只是代表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