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10萬人的故事

最近一期的奇葩說播出後,李誕出彩式的救貓論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而桌子旁的羅胖得到了網友的聲討。

在網上我看了李誕的那個片段,確實另闢蹊徑,佩服誕總的佛系態度。事後想了想,我只是佩服誕總的機智,對於藝術、貓、蒙娜麗莎根本沒關心。誕總成功的引起來了我的注意。

我沒看羅胖說什麼,但是想也能想到大概。畢竟一路看羅輯思維過來,我就是當初的10萬人之一。

接觸到羅輯思維,大概是在13年,那時的自己一門心思的想改變自己。挖空心思的在網上取經,無意中看到羅輯思維,覺得挺有意思的,然後就一直把所有更新的全部追了一遍,挺有趣。然後就每個星期追著更新,一直追到17年,後來就關注的少了。事後我也問自己為什麼?

剛開始,羅輯思維拋出的定位是服務10萬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往上走,如果看不順眼,出門左轉,不送。記得最清楚的理論就是u盤理論,十六個字大方針: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我能記得另一個其他十六字方針就是我黨游擊戰的十六字方針。羅輯思維陪伴我走過5年,看過了每一期節目,買了會員,收到了徽章,也收到過小禮品。我想開始的大多數會員和我一樣的心態:大家想改變自己,做好自己,做一個u盤化的人生,既能養活自己,又可以不斷格式化自己,做一個自由自在的銅豌豆。對於10萬大眾,乃至10億大眾這樣的人生挺好,挺知足。

羅振宇,10萬人的故事

寫到這裡的時候,想到了劉邦酒後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韓信答:10萬。劉邦反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韓信答:多多益善。劉邦不悅,韓信又答:大王帶兵10萬,帶將多多。10萬人的羅胖,百萬人的賈躍亭,千萬人的王健林,億萬人的馬雲。有點段子,有點現實。

後來羅輯思維17年改版,40分鐘的視頻改成了8分鐘的語音。疏通筋骨變隔靴搔癢,從服務質量上下降了一大截。佔領市場,加價減量。接著得到app,賣書籍,賣課程,跨年年會。羅胖變成了內存1000g的電腦,u盤羅胖不見了。有意思的是羅胖點名的企業都過的不好,暴風下架,樂視潛逃,黃太極被購,錘子欠債。所以不管羅胖說什麼,不說什麼,都可能不是出自本意,上了豪華戰車,轟隆隆,除了偶爾能按下喇叭,剩下的能做的不多。希望羅胖好好的,最好能上市,到時候看看我的徽章能值多少錢。

多說下,李誕有李誕的人設:自己天天努力,然後勸大家舒服的待著。網友都覺得和李誕聊天舒服。羅胖站在道德角度說點難受的,網友就不舒服了。咋這麼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