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梟雄杜月笙,兒時生活貧苦悽慘,童年喪父母雙親,孤苦伶仃

在1888年陰曆7月15日,中元節的這天晚上,天空中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升起,位於舊上海的高橋鎮一間破平房內,有一個男嬰剛剛出生。中元節晚上月亮升起的時候出生的,於是男嬰的父親杜文清就給孩子起名“月生”。杜文清卻是怎麼也想不到,許多年後這個名字被大學者章太炎改名鏞,號月笙,成為大上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風雲人物---杜月笙。

大上海梟雄杜月笙,兒時生活貧苦悽慘,童年喪父母雙親,孤苦伶仃

舊上海灘梟雄杜月笙

但當時的杜月笙家可謂是一貧如洗。父親杜文清早些時候在高橋鎮的一個茶館當跑堂的夥計,後來去了20裡外的楊樹浦碼頭幹雜活,有了一些積蓄後和人合夥在楊樹浦開了一家小小的米店。米店不是太大,生意也是差強人意,如果遇到生意差的時候還無法貼補家用。杜月笙的母親朱氏就不得不幫人洗洗衣服賺些錢來貼補家用。兒子出生後,杜文清沒有初為人父時的喜悅,反倒是覺得生活的壓力和擔子更重了。眼下對於杜文清來說,只是希望兒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

大上海梟雄杜月笙,兒時生活貧苦悽慘,童年喪父母雙親,孤苦伶仃

如今的杜月笙出生地上海高橋鎮一帶

時間來到了1889年,在這一年的夏初時節,上海周圍陰雨連綿,罕見的下了40多天的雨,長時間的陰雨導致糧食發黴腐爛,上海周圍爆發了饑荒和瘟疫,身在高橋鎮的朱氏不得不帶著年幼的杜月笙去楊樹浦投奔杜文清。逢大災之年,杜文清的米店也是生意慘淡,無法維持一家三口人的生計。

大上海梟雄杜月笙,兒時生活貧苦悽慘,童年喪父母雙親,孤苦伶仃

年輕時期的杜月笙

當時楊樹浦附近的申鑫紗廠正在招收女工,於是又有身孕的朱氏便毅然應招。舊上海時期的紗廠工作條件十分惡劣,裡面潮溼悶熱,工人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一個健康的人都受不了,更不用說已有身孕身體瘦弱的朱氏了。但是為了生活朱氏卻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了下來。到了1890年的夏天,朱氏生下了一個女孩。但是在紗廠的工作耗盡了朱氏的氣力,生下女兒後還沒有說一句話,骨瘦如柴的朱氏就離開了人世。

大上海梟雄杜月笙,兒時生活貧苦悽慘,童年喪父母雙親,孤苦伶仃

舊上海在紗廠工作的女工們

失去妻子後的杜文過的清更加艱辛,他不僅要為生活奔波,同時還要照顧一雙兒女。終是無力維持下去。無奈之下,他把剛出生不久的女兒,送給了一個寧波姓黃的商人。轉眼到了1892年,這一年杜月笙5歲,就在這一年上海大旱,一連幾個月沒有下雨,田地裡的糧食幾乎顆粒無收。杜文清天天因為尋找米源忙的是不可開交,終因操勞過度一病不起。到了陰曆的12月初九,上海天降大雪,寒冷無比,疾病中的杜文清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撒下年幼的杜月笙也離開了人世。

大上海梟雄杜月笙,兒時生活貧苦悽慘,童年喪父母雙親,孤苦伶仃

一代梟雄杜月笙

年幼的杜月笙2歲喪母,5歲喪父,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後面的杜月笙又是怎麼生活的呢?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後面會持續更新,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