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在接受《馬蘭花開》的採訪時,劉偉看到演播室回放著1986年春晚,一臉落寞的感慨:31年了,真是彈指一瞬間啊!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作為第八代中國著名相聲演員,師承馬季的劉偉曾在業內取得過不菲的成績,連續3年走上春晚,那時和馮鞏、姜昆、李金斗的名氣旗鼓相當。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他的相聲風格迎合了80年代的情懷,觀眾嚮往高層次的藝術,劉偉就脫離了以往那種誇張、動作性強的鬧劇,以詼諧、含蓄的形式表現出來。

01 偶遇恩師,永遠心存感念

劉偉少年時就接觸文藝,十幾歲已經擔任二胡隊指揮,他天生屬於舞臺,除了對專業用心,受上一輩影響,平常私下裡也愛哼唱京劇,表情豐富,韻味十足。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社會大動盪剛剛結束,任職於天津市曲藝團,對藝術有著無限痴迷的蔣道燊老師開始搞相聲創作,便找來劉偉,問他是否願意嘗試,年輕的劉偉一口答應下來,蔣老師算是劉偉的指路人,劉偉在擁有一定的名氣後,不管多忙,都會在每年的教師節抽出時間看望蔣老師。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劉偉剛開始學相聲,同為蔣老師學生的馮鞏已經站上舞臺,經常和一個高年級的師哥合作相聲,但由於種種原因,高年級的師哥舉家搬遷,馮鞏就沒有了搭檔。

蔣老師對劉偉很重視,便叫來馮鞏和劉偉一起排練,兩人配合起來十分默契,經過一段時間的演出,馮鞏劉偉在人們心目中成了固定的搭檔,哪裡有文藝匯演,也會特意請他們。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隨著表演形式的完善,相聲也成了一門可以傍身的藝術,兩人開始找合適的單位,但馮鞏的家庭出身有問題,被很多地方拒絕,劉偉十分講兄弟義氣,不要馮鞏的單位,劉偉也堅決不去。

02 拜師馬季,走上人生巔峰

劉偉進步明顯,17歲開始拜師馬季,是繼姜昆和趙炎之後馬季收的第三個徒弟,後來和馮鞏同時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1986年,兩人搭檔走上春晚,以一段詼諧輕鬆、熱情洋溢的《虎年談虎》贏得了全國觀眾的喜愛。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憑藉精彩的表演,劉偉和馮鞏成了當年相聲界的黑馬。

收到眾多好評後,第二年,春晚更加重視相聲的創新,因此這一年是精品倍出的年代,石富寬的《打岔》成了相聲界的主流,笑林、李國勝的《學播音》至今被奉為經典,姜昆的一段《虎口遐想》令觀眾捧腹大笑,最讓人期待的是劉偉和馮鞏,他倆第二年登春晚,會不會比第一次更驚豔?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兩人果然不負眾望,在馬季的帶領下,和趙炎、王金寶合作了群口相聲《五官爭功》。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這段相聲憑藉濃濃的諷刺意味頗受好評,劉偉也隨之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並連續幾屆跟隨中央電視臺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地演出,受到當地觀眾的好評。

03 再度迴歸,今時不同往日

1988年,事業如日中天的劉偉忽然決定出國,馬季悉心勸導,不要離開相聲事業,但劉偉確實已具備一定的實力,他認為到哪裡都能靠老本行吃飯,而且八十年代正流行“出國潮”,於是劉偉扔下馮鞏,飛到了澳洲。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在澳洲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劉偉倍感失落,在國內已經達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出了國卻沒有演出的機會,甚至在華人中都不認識幾個人,說是為了開闊藝術視界,但心理上的落差使他耿耿於懷。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經過一番掙扎後,劉偉又回到國內,可馮鞏已經有了新搭檔牛群,劉偉就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境界。

馬季不忍心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就此失去機會,但又不能拆散馮鞏牛群,於是便親自上陣,給劉偉捧哏。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不得不承認,劉偉命裡有貴人,遇到的兩位老師都為了栽培他不遺餘力,馬季本來已經準備退出相聲界,為了愛徒,他又重返舞臺。

於是,1989年,馬季又帶著劉偉在春晚表演了《送別》。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戲裡戲外都是人生,後來兩人還合作演出過一次,劉偉就逐漸送別師傅退居幕後。

雖然馬季為重新捧回劉偉花費了不少精力,但時過境遷,短短一年的時間就發生了很大的舞臺變化,馮鞏牛群成了新熱相聲代表,劉偉雖實力不凡,也很難再打破觀眾的固定思維。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搭檔不斷改變,從常佩業,趙炎到韓蘭成,劉偉沒有再激起大的水花。

04 遭遇意外,形象一落千丈

2006年,劉偉在開車的時候追尾了一輛公交車,事發後,劉偉拒絕下車,只是搖下車窗扔出一句:多少錢?我賠,說完就趕緊搖上了玻璃。

過了五六分鐘,在警察的強制要求下,劉偉才不情願地從車裡下來,圍觀的群眾幾乎同時認出了劉偉,並聞到一股很濃的酒氣。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警察要求劉偉出示駕駛證,劉偉卻掏出自己的工作證,搖搖晃晃地說:我怎麼會沒有證呢?

隨後,劉偉乘坐警車到交警隊接受處理,經測試,劉偉的酒精含量是200%(編者注: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80毫克的系醉酒駕車)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這件事對劉偉的事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劉偉沒有出席任何活動。

後來,劉偉應邀參加一次相聲大賽,馮鞏擔當評委,劉偉在臺上給年輕相聲演員助演,在外界看來,被昔日的搭檔點評,多少會有失身份,但劉偉卻十分自然:“相聲要走出低谷,大賽是個出路,通過大賽可培養大批新人。我能幫助年輕演員表演一個完整的作品,為觀眾送去歡樂,覺得很知足。

1988年,劉偉拋下馮鞏移居國外,再回國一臉尷尬,今怎樣了

結語:

命運給每個人的籌碼基本相等,有得必有失,劉偉遇到的每個人都對他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但因為自己錯估了時機,導致事業一落千丈。

和老搭檔馮鞏相比,他似乎差了一點運氣。

但事實就是這樣,馮鞏在藝術上不可能沒有遇到過瓶頸,他依然堅持了下來,因此奠定了自己在相聲界的地位。

畢竟只有自己流過的汗水不會欺騙自己,哪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