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來源:中鮮網(ID:bjzxw2013)


即將迎來應季上市的荔枝,操作難度體現在上市時間較為集中,競爭環境激烈,且商品損耗較大。針對上述荔枝經營難點,做出如下分享:


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一、品種選擇


因地理環境的差異,荔枝的成熟期自每年4月底至8月初左右結束。

即將到來的5月主要操作的品種首先以妃子笑為主它成熟期相對較早,個大、飽滿,皮薄肉厚、核小多汁,口感香甜,近核處較澀。果皮有青色、一點紅、半青紅、全紅幾種狀態。

接下來是白糖罌,5月底成熟,口感清甜,果面大部分光滑,小部分有龜裂片,多呈四邊形或多邊形,排列無序。


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6月份重點是白蠟,肉質細嫩,多汁清甜,果皮鮮紅稍帶紫色,龜裂片凸起,其中平夾有少數小龜裂片,裂片峰多為鈍,皮薄而軟。算是普通型荔枝品種,顧客接受度較高。

最後是黑葉荔枝 ,果皮紫紅色,果核較大,外殼較其他品種更平坦,龜裂片的花紋均勻而且較大,剝起來更容易些。


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二、採購注意


荔枝集中上市期,價格浮動較大,市場貨多的時候極易可能出現爛市,價格持續下滑。所以荔枝的訂貨要注意貨量,保證有一天半的庫存即可,不要積壓,如果備貨量大極易造成損失。

可以從“三看、一捏“去判斷荔枝的鮮度和品質。

一看錶皮顏色,建議挑選紅中帶綠,紅中帶白,或者淺紅中帶有暗紅色為佳。顏色異常鮮豔又無雜色的荔枝有可能是經過了人為處理,如果果皮已經出現黑色或者褐色又有可能已經變質。

二看果皮龜裂片,一般龜裂片均勻規則的口感較好。

三看紋路,儘量選擇紋路比較深的荔枝,一般這樣的荔枝核較小。

四捏尾部,如果手感較硬,則說明果核比較大。捏起來比較軟,則代表果肉比較多。通過這樣的感官感受可以對荔枝做出鮮度的基礎判斷。

三、保鮮操作


荔枝屬於保鮮貯藏較難的水果之一,保鮮操作不當會加速損耗,所以它的保鮮操作非常關鍵。從荔枝到貨開始,荔枝到貨要及時入冷庫保鮮,冷庫溫度為4℃較適宜,不要放在常溫下儲存,特別是不能在風口和陽光下存放。冷藏的同時荔枝要在冰水中浸泡,離開冰水會迅速變色、發乾,顏色由鮮紅變成暗黑色,所以銷售過程中要注意賣多少從庫房取多少,不要常溫存放或者開箱。

荔枝來貨多是泡沫箱,且裡面盛有塊狀冰和水保鮮。最有效率的上貨操作方法是,首先在後倉準備蔬果週轉筐,把荔枝倒入控水,然後把裡面的冰塊和雜質去掉,最後再上貨,且注意根據售賣量進行上述上貨前期的處理。

售賣過程中的冰臺作為基礎保鮮,更重要的保鮮操作是加快清檯速度,高峰期時增加上貨頻率,特別是客流集中的時段上貨,顧客總會覺著新上的貨更新鮮,顧客對荔枝的鮮度要求較高。


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四、售賣環節


荔枝剛入季時,口感還未達到最佳狀態,且價格相對會比較高,可以選擇平毛利或者負毛利,進行商品導入環節。入季初期的需求及售賣量還未真正釋放,這個時機是一個做口碑,樹立競爭優勢的階段,定價要讓顧客在對比之下仍感覺是便宜的。成長期和成熟期荔枝大量上市,價格會有所下降,這時可根據市調定價,低於競爭對手,以量取利。

荔枝定價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遵循商品的生命週期,階梯定價,可分為正價,二級和折價。如進價15元/斤,初上臺面時正價18.9元/斤售賣,最新鮮的階段進行一波正價銷售,待第一輪搶購熱潮退去,可將剩餘商品調整為14.9元/斤促銷,若第二波過後還有剩餘,可以更低的9.9元/斤進行清檯。


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荔枝的售賣過程中常要求迅速清檯,每天最少清檯五次,上午清檯兩次,下午高峰期清檯三次,顧客多銷量大的時候可以更多次,週轉加快,商品損耗越小,損失越小,收益越多。

除定價之外,荔枝營銷最好配以專人服務,包括前面提到的高峰期頻繁上貨和整體檯面等。荔枝的集中售賣容易形成熱鬧的選購場景,所以專人售賣可提供相應的幫助,包括進行必要的商品知識講解以及選購技巧說明。

荔枝的售賣時長相對來說比較短,所以也顯得比較珍貴,從前期口碑形象的樹立到真正的市場爆發,需要門店依據市場環境做出快速調整,售賣過程中也要果斷,希望大家能收穫一場荔枝的大賣。

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荔枝開始上市:如何採購、訂貨、保鮮控損、定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