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馬戲團的隕落或許只是復星考驗的開始丨睿和研究

作者 | 周偉 編輯 | 蘇建紅 劉睿智

來源丨地產資管網(ID:thefutureX)

太陽馬戲團的隕落或許只是復星考驗的開始丨睿和研究


住復星的房子,買復興的保險,週末看太陽馬戲團,度假選擇地中海俱樂部,這曾是復星集團為中產階級提供的整套生活解決方案。現在,復星集團休閒度假旅遊業務正被疫情侵蝕,基於全球化佈局的生活解決方案也正接受考驗。

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稱,受疫情影響被迫取消演出後,太陽馬戲娛樂集團近日正在研究債務重組方案,其中包括可能的破產申請。同時,正與重組顧問合作,以解決現金短缺和約9億美元的債務問題。公司不得不暫時解僱4600多名員工,約佔員工總數95%。

太陽馬戲團高層人士表示,公司不排除由於疫情爆發而很快受到《破產與破產法》的保護,“尋求破產保護是可能的,但我們將在之前探討所有可能性”。據瞭解,債權人也在與顧問進行談判,為可能的談判做準備。

日前,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將太陽馬戲團的信用評級下調至垃圾級,並表示該公司存在債務違約的“高風險”。該評級機構在3月18日的報告中稱,今年取消的演出預計將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財務損失。

復星集團目前持有太陽馬戲娛樂集團約25%的股份。


01 “太陽”和復星結緣

太陽馬戲團1984年成立,總部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的蒙特利爾,是迄今最為成功的演藝團體,獲得過艾美獎、斑比獎等國際演藝界最高榮譽。它的成功,使管理學名著《藍海戰略》將其作為全書開篇,更被譽為加拿大“國寶”。

然而,太陽馬戲團這種高端消費業態,前期成本投入過高,目標客群過分小眾,一旦經濟環境低迷,容易受到波及陷入資金窘境。2013年太陽馬戲團就經歷過這種困難。當年,其業績出現大幅下滑。2014年委託高盛為其物色合適的戰略投資者,一方面出於對資本的渴求,一方面則急於進入新興市場來挽救票房。

同時,靠醫藥、房地產等行業起家的復星集團已將戰略目標轉向為中產階級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與內容,並正在全球物色合適的併購標的。雙方一拍即合。2015年,復星集團宣佈與德州太平洋集團(TPG Capital)聯手收購太陽馬戲團。太陽馬戲團在中國的發展由復星主導,TPG負責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

收購太陽馬戲團,打造娛樂內容,是復星集團休閒旅遊板塊的重要一環。2014年,復星集團就認識到內容的重要性。復星集團董事局主席郭廣昌曾表示,人們需要體育、電影和現場秀等內容,然後通過互聯網讓這些內容供應無縫鏈接——這就是內容未來的價值所在。

購買內容,然後打通產業,是復星的運作邏輯。太陽馬戲團是復星繼地中海俱樂部、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Thomas Cook、Folli Follie、St. John、Studio 8等全球領先品牌後,在快樂板塊的又一重要佈局。

太陽馬戲團承擔著打造復星集團綜合性文化娛樂場景的重任,在復星快樂版塊中佔據重要地位,也是快樂生態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

太陽馬戲團的隕落或許只是復星考驗的開始丨睿和研究



02 復星旅文的當頭一棒


休閒旅遊度假業務正在為復星帶來滾滾現金流,表現出爆發的勢頭。

2019年復星國際收入1430億元,同比增長3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利潤同比增長10%,連續8年保持增長,達人民幣148億元;產業運營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葡萄牙保險、復星旅文、鼎睿再保險等五家子公司貢獻了81%的收入。

太陽馬戲團的隕落或許只是復星考驗的開始丨睿和研究



復星國際CFO龔平介紹,公司快樂業務增長亮眼,對復星國際的整體利潤增長貢獻最大,達28.27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主要得益於復星旅文利潤97%的增長率大幅增長。年報顯示,過去三年,復星旅文的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21%,經調整EBITDA按可比口徑年均複合增長81%,歸屬於股東利潤自2018年起扭虧為盈,2019年再實現按年翻番。

太陽馬戲團的隕落或許只是復星考驗的開始丨睿和研究


復星休閒旅遊度假板塊的爆發勢頭將因全球疫情而受阻。復星旅文董事長、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錢建農在業績會上直言:“今年的疫情成為行業最大的黑天鵝,短期對全球旅遊行業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目前,復星旅文的海外休閒度假項目多處於停業狀態。

疫情爆發之初,沒有向全球蔓延之前,世界旅遊理事會與牛津經濟研究院合作進行初步計算,假設中國公民出國旅遊人數下降7.0%,損失金額將達220億美元。但如果疫情持續時間和非典時期相同,損失可能會增加一倍多,達490億美元。如果持續時間超過這個時間,數字可能會上升到730億美元。


03 復星最大的風險


睿和智庫認為,對復星來說,最大的風險不在國內而在國外,不在旅遊度假板塊,而在風險向整個集團資產負債表的蔓延。

自2007年在香港上市,復星國際提出“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戰略,開始在全球佈局。據公開數據顯示,復星國際在上市後的十年間至少將47項海外項目收入囊中,很多都是溢價購買,總計投入超300億美元。郭廣昌也因此得到“海淘達人”稱號。


雖然在2016年底,中國政府開始重視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隨後排查授信和海外風險,導致復星國際的“出海”步伐有所收斂,但是其海外佈局依然沒有停止。2016年也成為中國企業海外“走出去”的巔峰之年。

太陽馬戲團的隕落或許只是復星考驗的開始丨睿和研究


來源:中國商務部,《中國對外投資發展報告2018》


那一時期,國際併購市場出現多起海外併購項目,其併購方都是中國企業的極端案例。復星國際與海航、萬達、安邦成為這股出海浪潮的引領者。

目前,復星集團已成長為一家全球性公司,產業佈局遍及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據顯示,2018年營業收入中中國大陸/海外地區的比重分別為 53.6%/46.4%,其中葡萄牙佔比14.8%,2019H1來自中國的收入佔比為57%,EMEA/美洲/其他海外國家分別佔 27%/11%/5%。

太陽馬戲團的隕落或許只是復星考驗的開始丨睿和研究



這場全球疫情不僅影響到復星集團中國業務,也將影響到全球業務。鑑於國外疫情嚴重程度已超過國內,且目前還看不到疫情結束時間表,因此,復星的海外業務將持續經受考驗和衝擊。

另一大風險來自資產負債表。疫情導致世界經濟增長風險加大,2020年全球出現負增長的可能性很大。規避風險的行為將導致全球各類資產價值重估,復星國際的全球資產價值也將遭受損失。這將反映在復星國際資產負債表的惡化。

目前來看,復星國際的資產負表還算健康。

2019年末,集團總債務佔資本比率為53.5%,在可接受範圍內。同時,2019年11月成功公募發行4億歐元、3.5年期高級無抵押歐元債券。2020年一季度期間復星國際附屬公司在公開市場成功發行154.6億元,平均融資成本4.37%,其中,復星旅文68億元CMBS利率5%、期限24年,每三年開放申贖一次。這些都為復星集團抵禦此次全球疫情提供彈藥。

在2019年報中,復星提出2020增長的關鍵詞——聚焦,即優化資產配置,聚焦核心產業。如果復星能夠利用此次疫情,優化全球佈局,也可能變危為機。

現在,復星這艘航母上出現了一顆鬆動的螺絲,如果應對不當,或將演變成一場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