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清明假期人流控管太慢 學者憂抗疫破功

臺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日前有不少專家針對清明連假,紛紛警告會是臺灣能否安全度過的一大考驗,不料,民進黨當局卻在連假前鼓勵民眾出遊救觀光,與新加坡近期實施的軟性封城相比,島內人流控管防疫政策,讓不少專家感到憂心封城在臺灣上演。

上週清明連假前,臺灣交通部門林佳龍及多個地方首長紛紛掛出防疫保證,要民眾安心出遊刺激觀光,結果卻造成墾丁、關子嶺等11個風景區人潮大爆滿,共計150萬人次造訪,迫使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曾在表定11處停留15分鐘者,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的補救措施。

相較新加坡,近期同樣經歷清明華人的傳統節日,卻是在假期前就宣佈軟性封城的管理措施,所有人員無特殊需求均待在家自主管理。

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指出,這2周是防疫的關鍵期,民進黨當局應當要先對人流、管制進行安排,卻反其道而行;前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邱淑媞也說,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為防止傳染病發生,民進黨當局可對特定場所進行管控,但這次清明連假卻沒有,恐怕會讓先前努力防守的成果破功,例如連假後有很多民眾出現症狀需要採檢,消耗醫療人力與防疫物資,也有引爆第三波傳染的可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指出,現在有很多指標個案是無症狀感染,若這類病患曾出遊而不自覺被傳染,讓人憂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