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的老電影《大逃殺》,絕地求生等吃雞遊戲的創作靈感

2017年藍洞公司發佈的《絕地求生 大逃殺》遊戲,因其設計獨到、節奏緊湊、可玩性強,長期霸佔steam遊戲銷售排行榜,發佈至今一直保持著最高每天超過100萬玩家同時在線的傲人成績。

18年前的老電影《大逃殺》,絕地求生等吃雞遊戲的創作靈感

從某種程度來說,《絕地求生大逃殺》的火爆帶動了整個遊戲產業,各種遊戲相繼效仿推出了所謂的“吃雞”模式,如《GTA5》,《使命召喚OL》,《堡壘之夜》等,就連國內手遊廠家也紛紛加入到吃雞的隊伍當中來分一杯羹,早期的《荒野行動》《終結者2》《小米槍戰》以及最近改版的騰訊正版授權吃雞手遊《絕地求生:和平精英》,這些吃雞遊戲如雨後春筍般地推出。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吃雞遊戲的最早創意靈感,竟然來源於一部2000年日本上映的影片——《大逃殺》

18年前的老電影《大逃殺》,絕地求生等吃雞遊戲的創作靈感

《大逃殺》電影改編自日本小說家高見廣春的同名小說,是由日本東映映畫製作發行的122分鐘影片。該片由深作欣二導演,北野武、藤原龍也、前田亞季等主演,於2000年在日本上映,獲得第2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最佳剪輯、最佳新人、最佳話題作品等三個重量級獎項。

電影講述的是由於日本經濟危機百業蕭條,失業率超過了15%。大量失業的成年人將怨氣發洩在孩子身上,導致青少年犯罪率直線上升,逃課厭學、攻擊老師、破壞公物,青少年公然對抗成年人。手握權力的成年人,打著培養出忠實效忠於成人、在逆境中堅忍不拔的青少年一代的旗號,出臺了滅絕人性的《BR》法案。

《BR》法案和吃雞遊戲的規則幾乎一模一樣,每年都從全國學校隨機抽出一個班級的同學,遣送到荒島進行生存極限挑戰,發給每個學生地圖、糧食、各種各樣的武器,讓他們自相殘殺,直到存活下來的最後一個,才能離開荒島。

21位男生和21位女生,迫於脖子上可爆炸致命的電子項圈,不得不遵循生存遊戲規則,開始了各自的計劃。

有的人因不滿遊戲規則,開局就被主導者“秒殺”;

有的人乾脆選擇自殺,永遠的躲避;

有的人在完全茫然的狀態下出於生存本能,拿起武器攻擊他人。

每個人都有一套“活下去”的理由,人性的醜惡在絕對利益面前暴露無遺。

18年前的老電影《大逃殺》,絕地求生等吃雞遊戲的創作靈感

劇中不但有望遠鏡、S1897散彈槍,還有傷害極高的十字弩。

18年前的老電影《大逃殺》,絕地求生等吃雞遊戲的創作靈感

遊戲中的近距離對槍“神器”—— Micro uzi(烏茲衝鋒槍),同樣出現在電影裡。

18年前的老電影《大逃殺》,絕地求生等吃雞遊戲的創作靈感

碰到手槍中的戰鬥機P18C,手持鐮刀的女生自然要吃虧,立馬被繳械。

18年前的老電影《大逃殺》,絕地求生等吃雞遊戲的創作靈感

《絕地求生》遊戲中的很多人物服裝、島嶼場景、建築物和武器,都在致敬原版電影。

遊戲給玩家帶來快樂,而電影時刻提醒人們反思暴力,珍惜和平。

18年前的老電影《大逃殺》,絕地求生等吃雞遊戲的創作靈感

電影看似荒誕離奇,卻折射真實的世界和真實的人性。

孩子其實有自己的快樂世界,他們希望朋友間沒有猜忌,家人間和睦相處。

而成年人總是期望孩子一切聽命於自己,逼迫孩子割捨情感、冷血無情的成長。

也許這個世界會很殘酷,但我們都應保持純心、互相傾聽內心、抱團取暖共度困境。

18年前的老電影《大逃殺》,絕地求生等吃雞遊戲的創作靈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