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話永順

大自然的造化給了湘西永順格外的惠顧:一條天賜的猛洞河如銀鏈穿過永順全境,把整個永順的靈氣全都激活了。沿著這條河流,逶迤組成了一系列的奇秒景觀:如不二門、觀音巖、溫泉、小溪原始野生林、老司城、王村等等,這些風景點的多姿多彩,無不使遊人留連忘返。


多姿多彩話永順


除了美妙的自然景觀外,上天更賦予了這方山水以厚重的人文歷史,史載春秋以前這裡就有人居住,秦朝時這裡屬黔中郡,漢朝時設酉陽縣,唐朝時置溪州。公元940年,這塊土地上發生了第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其時擔任溪州刺史的彭士愁與楚王馬希範簽訂了一個有名的停戰盟約。根據盟約規定,雙方劃分了勢力範圍。彭士愁的長子彭師裕接受北區成為永順的土司之祖;次子彭師杲接受南區成了保靖的土司之祖。這個盟約被鑄成一塊巨大的銅柱,一直保存至今,成了後人能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塊重要歷史見證文物。土司制度建立後共延續了800年之久。這期間彭氏在永/頃建了老司城,而建城之地現在還保留有部分遺址。

在800年的土司統治中,有一位土司宣慰使司在明史中又立下過奇功。這位土司的大名叫彭翼南,他曾在明嘉清33年率3000精兵奔赴東南沿海前線,與保靖宣慰使司彭藎臣一道,將數千倭寇殲滅肅清,為此被朝廷授過昭毅將軍。

清雍正6年(1728年),永順歷史上又發生了一個重大事件。這一年,保靖土司與桑植土司之間因姻家不睦而發生戰爭,雙方被朝廷派兵武力解決,在永順的土司王彭肇愧感到唇亡齒寒,乃主動要求“改土歸流”,清廷接受了請求,從此,永順、保靖、桑植等地的土司都先後宣告結束統治。朝廷很快在永順設了永順知府,開始管轄永保桑龍4縣。“改土歸流”的事件意義重大,過去擁有至高無上的土司王,從此徹底喪失了大權。


多姿多彩話永順


清王朝設流官在永順統治了180多年。這期間有兩件大事值得記述。一件是雍正8年(1730年),永順知府袁承寵和知縣李謹領帑建永順縣城於猛洞坪,即今靈溪鎮。城牆長25公里,高51米,皆用磚石砌成。第二件是太平天國時,永順爆發過“甲寅起義”運動。領頭人為永J頃土家族人彭益南,號稱“珍明王”,於1854年11月率部攻陷過永順城,後起義被清兵鎮壓平息,彭益南自縊而死。

民國時,永順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接連不斷。1929年7月,“永、桑清鄉”司令向子云,率2000餘人進攻桑植紅軍,在赤溪河畔被全殲覆滅,向子云亦葬身魚腹。1934年11月7日,紅二、六軍團攻佔永順縣城。16日在十萬坪又取得大捷,殲滅國民黨龔仁杰、周燮卿部大部人馬。紅軍接著建立了以塔臥為中心的紅色根據地,直到長征時紅軍才撤離。抗日戰爭時,綠林梟雄彭春榮(綽號彭叫驢子)稱雄一時,其下屬梁海卿於1943年1月曾率部攻入永順城,不久,蔣介石手令湘鄂川黔清剿指揮部,限期剿辦“桑、永、庸、沅間彭春榮股匪”。彭叫驢子率部堅持反抗,於1946年4月在柯溪遇襲而中彈身亡。


多姿多彩話永順


解放前夕,永順縣警察局長曹振亞聯合汪援華、周海寰等人,發動了著名的“3·2”事變,其部數千人攻佔了沅陵縣城,燒殺淫擄,在省內外造成了極大震動。解放初,解放軍進駐永順,先後將國民黨暫4師、暫5師擊潰,副軍長汪援華、暫4師師長羅文傑等投誠。師長曹振亞、旅長曹子西等被擊斃。解放軍還攻克五連洞,將匪首李蘭初活捉。永順及整個湘西的百年匪患被徹底肅清。

永順縣地靈人傑,在這塊土地上,還出過李燭塵、彭施滌、汪之斌、向敏思、李亞民等知名人物。在當代,又出過在全國詩壇有一定影響的詩人汪成棟、石太瑞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