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齊放的物聯網產業曾差點“跌倒”在爆發之前……

物聯網的發展與繁榮離不開各從業人員的堅持與努力,作為物聯網行業的深度觀察者和研究者,物聯網智庫致力於從物聯網整個行業中挖掘出有價值、有深度、有共鳴的內容,特推出【物深度】專欄以饗讀者。本文是【物深度】專欄第 002 篇文章,主角為以 LoRa為代表的低功耗廣域網。

2018 年 1 月初,南京大雪,大量車次因為天氣的影響而被迫停運,中興克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業花了不少功夫才搶到一張從南京到北京的高鐵商務座車票,又在車上足足等了 5 個小時才發車;幾乎差不多同一時間,大洋彼岸,長期在美國工作和生活的 Semtech 無線和傳感事業部副總裁(現為 Semtech 中國區銷售副總裁)黃旭東,暫且推掉手頭的其他工作,克服時差和各種問題,火速飛往了北京。

他們都是為了同一件事而來——就在半個月之前的 2017 年 12 月 14 日,工信部在官方網站上發佈了一則名為《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的公告。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其中的一些條款對物聯網領域的重要連接技術——低功耗廣域物聯網的組網、連接造成了直接影響,可能導致 LoRa、非授權頻譜NB-IoT、Sigfox、ZETA、Weightless 等通信技術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業務直接受到“重挫”,波及的物聯網企業達上千家,涉及到的行業應用更是數量巨大。如果終稿按照這一版本施行,無異於讓正在跑步向前的物聯網產業狠狠跌一個跟頭。

Semtech 和克拉科技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此次而來,正是為了積極“自救”,將物聯網業界的聲音及時傳遞給監管層。

當然,不只是他們,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包括升哲科技、門思科技、博大光通、南鵬物聯、唯傳科技、艾森智能在內的一百多家物聯網企業相繼派出代表,從深圳、武漢、上海、廣州等全國各地自發趕往北京。

2018 年 1 月 11 日上午,上百家物聯網企業代表齊聚北京,就《徵求意見稿》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並在會上就十點意見達成共識。會後,大家將簽字蓋章過的“十點共識”進行彙總,由幾家企業代表統一提交給工信部。

2018 年 11 月 28 日,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在認真梳理分析反饋意見建議並與相關單位協調和溝通基礎上,對徵求意見稿進行了完善和修改,發佈了進一步徵求意見的公告。

時隔一年後的 2019 年 11 月 28 日,在平衡各方面訴求的基礎上,工信部正式發佈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相關公告。與最初的《徵求意見稿》相比,這一版刪去了對低功耗廣域網產業發展限制最“嚴”的規定,可以說是摘去了相關企業頭上的“緊箍咒”。至此,針對微功率設備監管制度的“靴子”終於落地。

站在當下,回望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物聯網智庫認為這是值得在中國物聯網發展史上留名的一次重要事件。

對政策制定方來說:從一開始的《徵求意見稿》,到廣泛聽取產業界聲音,再到組織專家召開相關研討會進行論證,最後到政策的正式落地,整個過程充分展現了政府出臺政策的科學性、嚴謹性、靈活性和包容性,可謂是當前環境下良好的行業政策制定樣本。

對相關企業而言:由於此前該領域的監管方面存在一定空白,所以企業對“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沒有清晰的認知,而現在政策的落地則給業界吃了顆“定心丸”。只要在法律規定的合法範圍內,企業就可以放心大膽地開展相關業務。

對整個物聯網產業而言: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合理的政策引導,自此,物聯網產業可以在有法可依的基礎上一路大踏步向前。

風平:“洪水總要找到出口”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汽車在馬路上跑,需要佔用一定的車道,同理,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也需要佔用“車道”,我們稱之為頻譜。

就像一條車道被佔用了其它車輛就無法通行那樣,如果同一時間有兩個人在相同的信道里發射電磁波,就會出現相互干擾的現象。因為目前可用的頻譜資源十分有限,所以為了通信順暢,就要分配不同的人、不同的應用在不同頻段。

我國的頻段劃分屬於行政劃分,由主管部門進行合理分配;歐美國家則是市場主導,頻段是用來拍賣的,但二者的相同點是都需要獲得授權才能使用。

然而並非所有的頻段都需要基於授權才能使用,典型的比如 ISM 頻段(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

ISM 的中文意思分別是工業的(Industrial)、科學的(Scientific)和醫學的(Medical),顧名思義,ISM 頻段就是各國挪出某一段頻段主要開放給工業,科學和醫學機構使用。應用這些頻段無需許可證或費用,只需要遵守一定的發射功率(一般低於 1W),並且不要對其它頻段造成干擾即可。目前,許多國家的無線電設備(尤其是家用設備)都使用了 ISM 頻段,如車庫門控制器、無繩電話、無線鼠標、藍牙耳機以及無線局域網等等……

ISM 頻段在各國的規定並不統一:如美國有三個頻段 902-928 MHz、2400-2484.5 MHz 及 5725-5850 MHz;歐洲 900MHz 的頻段則有部分用於 GSM 通信;而 2.4GHz 為各國共同的 ISM 頻段。因此無線局域網(IEEE 802.11b/IEEE 802.11g),藍牙,ZigBee 等無線網絡,均可工作在 2.4GHz 頻段上。

和歐美國家不同,除國際通用頻段之外,中國並沒有 1GHz 以下專有的 ISM 頻段,這就導致體量日益增多的微功率聯網設備想要通信,卻沒有合適的“車道”可以跑車。

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通信是高度同質化的需求,那麼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則正好相反,是高度碎片化的,應用場景繁多,僅靠電信運營商單一的重量級網絡無法滿足大量低端物聯網設備輕量級、極低成本、極低功耗、自主可控、按需部署等需求。

正如克拉科技劉建業所說:“洪水嘛,總要有出口。因為市場有需求,所以總要找到一個出口。”

470-510M 頻段就是市場找到的那個“洪水出口”。由於廣電模改數,很多地區的電視臺都不再使用該頻段了,並且無線電管理局 98 年以來一直允許該頻段用於微功耗儀表計量使用,這 40M 頻段在全國範圍內都屬於大部分範圍底噪良好的可用頻段,也因此成為物聯網領域事實上的標準——因為彼時物聯網領域的核心應用就是各類計量儀表。

而後,隨著物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日益繁多,部分物聯網企業進一步擴大了其應用範圍,擴展到井蓋、路燈等新型聯網設備和更多複雜的應用場景。使用時,大家都在努力遵循發射功率和佔用時長的技術要求,避免自我干擾。

無線電管理局前期對 470-510MHz 頻段較為寬鬆的管理政策,事實上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物聯網應用的大力發展。但不得不說,這類行為也相當於是企業在監管的“灰色地帶”裡試探,此種局面的形成也實屬無奈,核心原因是中國根本就沒有其他可用的物聯網頻段。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20 多年來,國內有上億臺微功率民用計量設備工作於 470—510MHz 頻段,有的已經在網運行十多年,而國內基於非授權頻譜的低功耗廣域網絡部署和硬件設備製造也均集中在該頻段上。

雖然 20 年來一直風平浪靜,但歷史遺留的問題總歸需要被解決,監管的“模糊地帶”遲早需要被釐清,因而也為之後的事件埋下了隱患。

風起:幾個“小道消息”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實際早在 2015 年,《徵求意見稿》出來之前,我們已經聽到一些風言風語,說無線電管理局會加強對基於非授權頻段技術的監管。”一位不便於透露姓名的行業企業代表在接受物聯網智庫採訪時如此表示。

克拉科技劉建業同樣也表示聽到了類似的風聲,他進一步補充道,“那時候只是些小道消息,還有傳說稱可能有人在背後運作,想借著政府對頻譜管理的由頭,趁機打壓 LoRa。”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不只是《徵求意見稿》發佈之前,這兩年以來,圍繞著 LoRa 的各種“風聲”層出不窮,而且以負面居多,從來沒有止息過。即使是 2019 年 11 月 28 日,監管的“靴子”已經落地,依然有不少媒體在分析“LoRa 到底是被開了綠燈還是涼涼了?”。

於是,在很多非行業人士看來,《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就是一個圍繞 LoRa 而展開的監管條例——這其實是莫大的誤解!

不過也難怪,在使用 470-510MHz 頻段的所有技術中,LoRa 的發展可謂“一枝獨秀”。

LoRa,“Long Range”的縮寫,是一種基於擴頻技術的超遠距離無線傳輸方案。從名字就能看出,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距離長。

最初,LoRa 的原型技術是由法國公司 Cycleo 研發的。2012 年,這家公司被 Semtech 以約 500 萬美金的價格收購。隨後,Semtech 基於這項技術,推出了現在的 LoRa。

2013 年 8 月,Semtech 向業界發佈了一種新型的基於 1GHz 以下的超長距低功耗數據傳輸技術的芯片,就是我們熟悉的 LoRa 芯片。LoRa 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是因為其性能剛好契合了市場發展趨勢。

彼時,隨著“智慧城市”等概念的火熱,大量的設備開始有了聯網的需求——如果能將垃圾桶連接上網,它自身就能在快要裝滿的時候通知市政委員會該清空了;水錶可以記錄用戶的水量消費情況以及報告是否出現洩漏等異常;煙霧報警器則能夠在無需人工檢測的情況下進行身份驗證……這些功能都十分有用,能夠切實解決一些場景中存在的痛點。

然而,3G/4G 等用於人與人之間的通信解決方案對這些大量存在的物聯網用例來說都是“殺雞用了宰牛刀”。一個垃圾桶或一個房間中的報警器完全不需要發送大量數據,也許一天幾個字節就可以。相反,它們需要的是低成本、低功耗並且具有可靠連接性的通信解決方案,比如當設備被安裝在地下室或者是偏遠的鄉村地區時,也能有信號。

LoRa 的誕生恰逢其時,能夠很好地實現遠距離通訊、長電池壽命、大系統容量、低硬件成本。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推出 LoRa 之後,Semtech 公司不遺餘力地對 LoRa 技術進行推廣。

其中最具標誌性的事件就是 Semtech 在 2015 年牽頭成立了國際 LoRa 聯盟(LoRa Alliance)。創始成員中既有 IBM、思科這樣重量級巨頭,也有知名半導體廠商 MicroChip。此外,聯盟還拉攏了眾多電信運營商,如法國電信 Orange、荷蘭皇家電信 KPN、瑞士電信 Swisscom、比利時電信運營商 Belgacom。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LoRa 聯盟成立之初,就特別注重生態系統建設。在聯盟的推動下,LoRa 的產業鏈在短短几年內已經相當成熟,從底層的芯片、模組到設備製造、系統集成,都有相關廠商,形成了完整且強大的生態。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基於 LoRa 的“前世今生”,我們就會明白坊間這些“小道消息”的出現並非毫無根據。

第一,LoRa 和 LoRaWAN 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了。官方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底,全球已累計部署約 8000 萬個 LoRa 終端節點,年增長率達到 60%;基於 LoRa 技術的各種創新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於 300 多個垂直市場,累計 600 多個成功應用案例。

還是引用之前“車道”的比喻,有這麼多的“LoRa 車”在車道上跑,就很有可能擠佔其它車輛的道路。畢竟,根據 2014 年 2 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管理部門將 470-485/485-566MHz 頻段的主要用途劃分給廣電用於廣播業務等,次要業務包括固定、移動、無線電定位。

同時,快速增長的 LoRa 對由運營商主導的基於授權頻段的 NB-IoT 造成了極大的衝擊,NB-IoT 和 LoRa 面向類似的低功耗廣域應用場景,形成了直接競爭關係。所以,有不少 LoRa 從業者私下裡盛傳,這是運營商在趁機打壓他們。

第二,LoRa 技術的芯片由 Semtech 這家美國公司供應。當時,“自主可控”雖然不像最近這幾年已經上升到全民關心的程度,但也是各行各業老生常談的話題。於是,另有“小道消息”表示,美國的技術佔領了中國的低功耗廣域網絡市場,可能會對中國物聯網產業安全造成影響,國家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才出臺了這樣的政策。

回過頭來再看,這些說法毫無疑問都是“曲解”和“以偏概全”。

針對“LoRa 打壓說”——從《徵求意見稿》的原文表述來看,其重點關注民間物聯網頻率的使用,監管對象是所有規定之內的微功率設備,而不是具體的某項技術,已經發展多年的各類 FSK、GFSK 技術都囊括其中。只不過因為國家對於新興發展的低功耗廣域網絡沒有專門的法規、政策,而國內基於非授權頻譜的低功耗廣域網絡部署和硬件設備製造又剛好集中在 470-510MHz 頻段上,所以頻譜監管主要還是參考“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管理的規範,這就造成了該管理條例是針對非授權低功耗廣域網技術甚至是 LoRa 技術的曲解。

另外,微功率設備也並不是一個新的事物,早在 20 多年前已經廣泛用於國民經濟多個行業,比如大量的無線遙控玩具、航模、小型廣播、醫療電子、工業遙控器等,隨著經濟發展,這些設備數量是以數億來計的。而 LoRa 相關技術和產品大約 2013 年才開始進入中國。從這個角度來說,LoRa 相關設備只是眾多微功率設備中的一小部分。將對微功率設備的監管上升為僅是對 LoRa 的監管,明顯有“偷換概念”的嫌疑。

針對“自主可控說”——不可否認,目前 LoRa 芯片的 IP 確實掌握在美國公司 Semtech 手裡。但據筆者瞭解,一方面,LoRa 的 IP 和研發歸屬地是法國和瑞士,芯片設計完成後,後續的供應鏈各環節也是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的。例如,LoRa 芯片晶圓生產是在臺灣臺積電進行,此後的封裝測試環節是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完成。因此,從 IP 到研發到整個供應鏈來看,即便 Semtech 是美國公司,但 LoRa 的所有環節都是在歐洲和亞洲完成的,因此不會受到美國法規的限制。

另一方面,Semtech 也通過授權的方式,將 LoRa IP 授權給阿里和海外的意法半導體(ST)兩個廠商,這些廠商可以自行利用 LoRa IP 設計生產自己的芯片,通過各種方式推出差異化芯片。

一位與無線電管理部門的相關人員就該事件進行過多次交流的行業專家表示,“在我們雙方交流期間,管理部門只是表達了對大家亂用頻譜的擔憂,擔心部分廠商的設備會影響到廣電的廣播業務等,從來沒有單獨提及過任何一家廠商或是表達過對自主可控這類問題的擔憂。所以恐怕是大家多想了吧……”

解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中各方的利害關係了。但在當時的大背景下,“謠言”和“猜疑”都不可避免。

就在暗潮湧動之中,2017 年 12 月 14 日,《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在工信部官網上正式發佈。

風暴:物聯網企業在行動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出乎意料!”當看到這版《徵求意見稿》之後,Semtech 黃旭東用這四個字直觀地形容了他的感受,“雖然我們一直認為頻譜監管非常必要,也和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研究所長期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併為其提供了很多深入的材料,但《徵求意見稿》其中的一些條目還是出乎了我們的意料。”

不少從業者感受和他類似,也是十分詫異,“如果真的按照這個條例施行,我們原來的 LoRa 業務就沒法繼續做了。”

引起黃旭東以及其它業內人士高度重視的是《徵求意見稿》中的這段內容:

在滿足傳輸數據時,其發射機單次工作時間不超過 5 秒的條件下,470-510MHz 頻段可作為民用無線電計量儀表使用頻段。限單頻點使用,不能用於組網應用。

若使用頻率與當地聲音、電視廣播電臺頻率相同時,不得在當地使用;若對當地聲音、電視廣播接收產生干擾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擾或調整到無干擾頻率後方可重新使用。

1.使用頻率:470-510MHz。

2.發射功率限值:50mW(e.r.p)。

3.佔用帶寬:不大於 200kHz。

4.頻率容限:100×10-6。

前文已經說過,國內基於非授權頻譜的低功耗廣域網絡部署和硬件設備製造均集中在 470-510MHz 頻段上,雖然這段話並沒有非常明確的物聯網網絡組網指向,但包括 LoRa、非授權頻譜 NB-IoT、Sigfox、ZETA、Weightless 在內的物聯網通信技術都在其監管範圍之內。

過去二十多年,已經有大量基於 470-510MHz 頻段的抄表、計量、監控等物聯網應用廣泛採用多頻點、網關綜合接入組網應用模式。如果只採用單頻點,點對點應用模式,不能滿足物聯網基本應用需求。

就以民用水錶 / 氣表抄表應用為例,一個居民小區有數百臺表,數據採集服務器如何實現數百個點對點連接?點對點連接意味著其是網狀網絡,而對於任何規模的通信系統必然是樹狀網絡,分層網絡,否則由於成本和工程因素無法組網。因此必然需要增加一個集中器 / 網關設備,由該設備統一接收一個區域內的民用計量儀表數據,再傳送給採集服務器。

換言之,如果不允許組網,很多應用在實際部署中很難實現。

不僅僅如此,《徵求意見稿》還在生物醫學設備、工業用無線遙控設備、無線數據傳送設備等管理條款中明確提出“不得用於物聯網等其他應用”的內容,對於其他頻段中的應用做了直接干預。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據和監管機構長期保持聯繫的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無線電管理局出臺該條例的初衷是擔心有些企業的物聯網設備會干擾到廣電的節目播放,但因為不瞭解物聯網行業的發展情況,可能在無心之中影響到了中國上千家物聯網企業的業務,除了中小型創新企業之外,也包括三大油、國網、南網、幾大燃氣集團等客戶……

在筆者採訪的十餘家低功耗廣域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中,有至少一半表示該條例可能會影響到公司原有業務的 70%-80%,甚至 90%以上。這些企業紛紛表示,“很多大型、中型企業因為擔心未來可能的政策風險,放棄了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

“我們需要做一些事情,讓監管機構聽到我們的聲音,瞭解物聯網行業的發展現狀。”這句話代表了大多數受波及的企業的想法。

於是,2018 年 1 月 11 日,從全國各地自發趕來的 120 多家物聯網相關企業齊聚北京西直門附近的北京國二招賓館,參與了“為物聯網未來發聲——物聯網微功率頻譜應用研討會”。參會的相關企業希望通過這場研討會,達成一致意見。

說一個有趣的小插曲,筆者的某個運營商朋友在聽到消息後,想悄悄跑去參加會議,結果卻被“識破身份”,擋在了門外。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會議現場,參會企業首先對“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在對頻譜做出調整之前,向社會各界發佈徵求意見稿,徵求各行各業的意見”這一科學,透明的決策流程給予了極大的肯定。但是,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企業們也紛紛表示,《徵求意見稿》如果真正實行,不但會導致我國物聯網現有的競爭優勢完全錯失,而且過去的大量投資也將完全浪費掉。

研討會上,百家企業代表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對《徵求意見稿》中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反覆的討論。雖然會上就不同觀點之間有很多的交鋒和碰撞,但因為目標一致,所以大家很快就十點意見達成共識,最終的舉手表決,幾乎全票通過。

“十點共識”具體內容如下所示(滑動可查看全文):

物聯網微功率頻譜應用研討會

大會十點共識

2018 年 1 月 11 日上午,大會籌委會組織召開了關於 2017 年 12 月 13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下發的《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設備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的討論會,會議就徵求意見稿涉及的內容進行了廣泛深入討論,並就以下十點意見達成共識。

一、黨中央和國務院大政方針為物聯網創新發展提供大好機遇,物聯網將在實現十九大提出的發展理念中扮演重要角色,各行各業正在積極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產業轉型。無線電管理局 2005 年創新性地發佈了相關標準,2016 年無管局取消了微功率設備型號核准,都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物聯網的發展。在市場經濟規律選擇最適配技術的基礎上,物聯網產業積極支持一切有利於促進物聯網市場公平競爭,鼓勵創新、創業的監管行為。

二、近二十年來,絕大部分物聯網應用都在相關微功率短距離頻段上開展,培育了數萬家物聯網企業,部署了數億物聯網終端,形成數千億的物聯網投資,為各行各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巨大支持和保障。

三、在 470—510MHz 微功率短距離頻段上,絕大多數應用都採用多頻點組網方式,充分保證低建設成本、高頻譜利用效率,並有效規避干擾問題,本次徵求意見稿增加相關限制從技術角度分析沒有必要。

四、單一的最後一公里連接技術無法支撐龐大複雜、低成本、無處不在的各行業物聯網需求。輕量級、極低成本、極低功耗、自主可控、按需部署的小無線物聯網應用是市場剛需,靠電信運營商單一的重量級網絡無法滿足。

五、授權頻段低功耗物聯網絡部署及技術成熟仍尚需時日,市場宣傳的功耗、覆蓋、成本等核心指標與實際情況相比還有差距。如果授權頻段作為物聯網無線通訊的唯一標準,將無法滿足當前各行業物聯網項目實施的需要,進而阻礙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

六、授權與非授權無線技術面臨同樣的信息安全問題,各種小無線傳感器可以採用國密 SM1-4 標準,也可以使用任何行業安全標準技術,並且在身份認證、網絡連接、行業應用各個層面都可以提供完善的安全解決方案。

七、行業大客戶由於公網網絡覆蓋侷限、使用成本、功耗以及國家關鍵信息安全保證問題,需要採用各類小無線技術建設行業專網。如果本次徵求意見稿發佈實施,將讓涉及國計民生的這些行業大客戶失去專網部署的可能性。

八、根據各行業的應用需求,最後一公里連接技術需要創新性和多樣性,例如:授權頻段低功耗物聯網技術由於過於兼顧現有無線技術體系和參與標準制定各方利益平衡,並沒有選擇窄帶物聯網的最佳技術路線,導致在網絡建設成本、功耗、覆蓋等方面,相比某些 CSS 擴頻技術處於劣勢。CSS 擴頻技術並不是某一個企業獨家專利,是完全開放的技術,中國多家有志於物聯網無線技術的廠家,正在進行深入研究並取得可喜進展。

九、如果本次徵求意見稿發佈實施,將在事實上讓所有物聯網應用都必須使用運營商網絡,即使無管局重新定義物聯網新的 ISM 頻段,由於不知道何時出臺政策,可用頻段清理時間不確定,產業鏈也要在新的頻段上全部重新開發相關產品,會導致除授權頻段以外的物聯網應用停滯發展兩年以上,形成只有授權頻段一種技術獨佔物聯網市場的局面,導致中國物聯網產業創新、創業落後於世界。

十、如果本次徵求意見稿發佈實施,將影響物聯網企業在微功率短距離頻段的業務發展。由於設置了明顯不必要或者超出實際需要的條件,排斥並限制微功率頻段經營者參與物聯網市場競爭,將有可能與《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的精神相沖突。建議維持 2005 年的管理規定和技術要求,進一步深入調研物聯網市場現狀並充分徵集各方意見,做出符合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合理修訂,呼籲將 470—510MHz 頻段作為中國微功率物聯網使用頻段並做使用備案。

在 2018 年 1 月 15 日《徵求意見稿》意見反饋截止日之前,企業代表們統一將意見呈送至監管部門。經統計,包括因故未到現場參會的企業在內,共有 200 多家企業簽署了“十點共識”,還有幾百家行業組織和企業直接向監管部門提交了自己的反饋意見。

當然,各家企業的努力遠不止如此,也不會選擇坐以待斃。在正式公告出臺之前,有的企業選擇了 NB-IoT/LoRa(授權 / 非授權)兩手抓,更有大量企業嘗試開展多種方式的創新,不少廠商在一些工廠、社區等小範圍提供專網和私有網絡模式中探索出成熟的商業模式,而這一模式也被證實符合之後發佈的正式規範的要求。

在本節的最後,再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就在“物聯網微功率頻譜應用研討會”正式召開的 2 天前,成都高新區於 9 日宣佈,該區日前宣佈聯合中國聯通、法國 Sigfox 物聯網公司、法國 KRG 智慧養老公司,四方共同開發和建設運營“中法合作·成都國際智慧養老服務示範社區”項目。據悉,這是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來華訪問期間,中法兩國企業簽署的雙邊合作項目之一。

於是,不少物聯網從業人士轉發了該篇報道,並評論曰:“兩國領導人都站臺了,如果真的按照這個條例施行,Sigfox 豈不是根本沒法建網?”

其實仔細審視,就會發現這些理由十分的“牽強”,但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物聯網企業正在通過各種可能的渠道和方式——或是在嘗試給上層傳達聲音,或是在為這場運動“造勢”。不只是物聯網企業,包括阿里在內的已經加入 LoRa 聯盟的互聯網大廠也在低調的採取相應的措施。

風息:監管部門在傾聽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此前,曾有很多人告訴我,工信部的做法就是這個樣子的,徵求意見的文稿就是最後的版本,你們的努力和嘗試都是沒有用的。”Semtech 黃旭東回想起當年的一些故事,頗有些感慨,“事實證明,監管部門完全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高高在上,他們非常願意聽取產業界的想法和意見,決策過程也是十分的科學。”

2018 年 1 月 9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謝遠生局長帶隊應約與 Semtech 公司進行了交流。交流會上,無線電管理局聽取了 Semtech 公司關於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的介紹,以及對《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的反饋意見,並向 Semtech 公司介紹了我國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的管理規定,同時就企業關心的有關具體問題和建議進行了深入溝通與交流。

類似的交流會不止一次兩次,在此期間,Semtech 也積極協同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研究所的成員進行技術的仿真、測試和試驗,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同樣,克拉科技劉建業也表示,自己跟無線電管理局展開了多次研討,也針對《徵求意見稿》的修訂稿進行了多次討論。劉建業強調,他所溝通的部門不只是無線電管理局,因為其它部門會從另外的角度來評估這一條例。

總之,政策的頒佈考慮的東西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全面。

2018 年 11 月 28 日,事情有了進一步的進展,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對徵求意見稿進行了完善和修改,並再次公開徵求意見。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2019 年 11 月 28 日,工信部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公開發布了《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相關公告》(2019 年 52 號公告)(下稱 52 號公告),從 2017 年 12 月至今近 2 年時間,針對微功率設備監管制度的靴子終於落地。

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與最初的《徵求意見稿》相比,52 號公告變化很多:首先,這一版刪去了對物聯網產業發展影響最大的那條規定——“限單頻點使用,不能用於組網應用”;第二,這一版對原有微功率設備目錄進行了調整,分通用微功率設備、通用無線遙控設備、無線傳聲器、民用計量儀表、生物醫學遙測和醫療植入及相關配套設備、2.4GHz 頻段數字無繩電話機、工業用無線遙控設備、模型無線電遙控設備等八類,並對微功率設備範疇進行了明確;第三,這一版對微功率設備的發射頻次等技術參數和應用場景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一位 LoRa 從業者對此表示:“當時拿到終稿之後,我的第一印象是挺高興,因為我覺得官方認可 LoRa 這個技術了,認可低功耗廣域網絡的發展了,也認可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了。”

另有物聯網行業人士也表達了對政策出臺的肯定,“這相當於給我們吃了定心丸——過去因為有把刀懸在頭上,總覺得做事束手束腳的,現在好了,只要你按照規範來做,就是有理有據、有法可依的。在政策沒有出臺之前,市場上確實存在一些亂象,比如有的企業設備的功率超過規定,現在大家都按照規矩來了,就不會影響到他人。”

“這絕對是一個好事情,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政策制定樣本……”物聯網智庫總經理趙小飛總結道。

自此,物聯網的天空雨過天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晴空:物聯網的世界,要“百花齊放”

我們知道,凡事沒有如果。

但回顧整個事件,筆者依然忍不住想去暢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物聯網企業的努力,如果監管部門不夠開明,最後真的按照《徵求意見稿》裡的規定施行了,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將會怎樣?

這將會取消中國事實使用以及潛在可用的物聯網 ISM 頻段,物聯網建設和運營成本將大幅增加;中國將只剩下運營商組網一種模式,缺少競爭,從而抑制廣泛的創新;這對中國物聯網產業是一個重大打擊,將極大限制中國物聯網廣泛應用和產業爆發……

即使重新規劃分配新的物聯網 ISM 頻段,但新標準落地、產品研發、認證、測試也都需要時間,將導致中國整個物聯網產業白白丟失兩年以上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

但幸好,沒有如果。

我們的企業足夠積極;

我們的政府足夠開明。

沒有誰被故意限制;

物聯網的春天,各種技術百花齊放。

結語:本文從蒐集資料、採訪到最終成稿歷時一個半月,深度採訪事件相關企業代表十餘人,整理速記內容和材料超過 10 萬字,期間雖然經歷很多困難,但最終有幸將此文呈現在讀者面前。作為一名非技術人員,筆者對行業的理解終歸有限,如有錯漏,歡迎指出。

最後,衷心地感謝中興克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業、Semtech 中國區銷售副總裁黃旭東、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吳雙力、物聯網智庫總經理趙小飛以及其它不便於透露姓名的行業受訪人士在筆者成文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

1.《關於深度分析》,物聯網智庫,行業意見彙總 2.《針對無線電管理局六大麴解意見的反駁》,物聯網智庫,行業意見彙總 3.《回擊“LoRa 涼涼論”,工信部監管政策最強詳細解讀!》,物聯網智庫,趙小飛 4.《一會兒說判死刑,一會兒說開綠燈,LoRa 到底怎麼了?》,鮮棗課堂,小棗君 5.《LoRa 斷供中國???你可能對 LoRa 的供應鏈存在認知誤區!》,物聯網智庫,趙小飛 6.《470-510MHz 民用計量頻段新限定 LoRa 企業積極應對》,物聯網資本論 7.《【重磅】LoRa 或摘掉頻譜“緊箍咒”?工信部無線電頻譜監管最新進展》,物聯網智庫 8.《頻譜監管之殤:非授權頻譜物聯網的困境和出路——一個經濟學的視角》,物聯網智庫,趙小飛

往期【物深度】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