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中和抗體,能否成阻擊新冠病毒“新武器”?

優質中和抗體,能否成阻擊新冠病毒“新武器”?

資料圖。圖文無關。圖/新京報網

這雖然是個生物科技領域的“新聞”,可因其可能跟治新冠病毒有關,引發了海量關注——中國科學家披露,目前已篩出一大批高結合強度的抗體和多個有出色中和活性的抗體。

近日,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四院院士”謝曉亮稱,其團隊從70個康復期病人血漿裡的30萬個B細胞中,篩選出300個富集度最高的IgG抗體序列,正在測試根據這些序列生產出的300個抗體蛋白。目前已篩出一大批高結合強度的抗體和多個有出色中和活性的抗體。

而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團隊近期也公佈了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實驗結果,並表示“中和抗體可能成為有效替代物”。

對全社會來說,這無疑是個利好消息。眾所周知,現在人們面對新冠病毒引發的新冠肺炎,尚無有針對性的藥物和疫苗,現在正在研發的部分很有希望的藥物和疫苗,要麼是需要較長的時間(最快也得1-1.5年),要麼是老藥新用(還得進行臨床試驗)。因此,如果能有可靠的新療法問世,阻擊新冠肺炎也就有了早日可用的高效武器。

有望成阻擊新冠病毒“新武器”

就目前看,謝曉亮團隊篩選出來的優質中和抗體,可能就是這樣的武器,如果能早日上市,或將會成為第一個對新冠病毒有治療功用的技術。

抗體是由人體免疫B細胞產生的,其功能是特異性地阻擊病原體,如新冠病毒。其中一種作用就是結合到病毒身上,以阻止其入侵人體細胞,也就是中和作用。

但是,人類血漿中抗體種類約有10的7-8次方之多(數千萬至上億),想直接找到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有如大海撈針。

其中,IgM抗體和IgG抗體就可稱為優質抗體,它們是在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後由B細胞產生的兩種抗體,都有中和新冠病毒的作用。

可IgM抗體和IgG抗體的產生都是有時間週期的,IgG抗體是在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一兩週才會出現,而且持續三四周後將減少,IgM抗體則在急性感染期達到峰值後逐步下降,通常會持續存在8-12周或更長時間。在中和阻擊病毒的作用上,IgG抗體的作用更強。

此前的血漿療法,就是抽取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且是要提取特定時間段的血漿才有治療作用。

資料視頻。專家呼籲康復患者捐獻血漿,血漿捐獻者需滿足3個標準。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如今,謝曉亮團隊篩選出一大批高結合強度的抗體和多個有出色中和活性的抗體,顯然是一大突破。該成果不僅讓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有了更多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有時間上的自由度和數量上的優勢,即通過生物技術,可以大量生產許多有中和新冠病毒功能的抗體,將其變成“類藥物”,而不只是依靠提取特定時間段的康復者血漿中的抗體。

綜合來看,優質中和抗體不僅可以用於新冠肺炎中和抗體治療,更安全且針對性強,也可以用於短期預防,有效期約為三週,經改造可能延長至三個月。可以說,這種方法為未來可能出現的疫情提供了技術準備。

還有些難題要解決

說到底,能快速精準地篩選出大量優質的中和抗體,確實為治療和預防(生產疫苗)提供了可行的有效技術。但這樣的優質中和抗體應用到臨床之前,還有些難題需要解決。

首先是優質中和抗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通過試驗來確認。雖然國家衛健委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方案(試行第二版)》認同血漿療法,但只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現在或未來如果研發出了優質中和抗體,必須通過臨床試驗以獲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確認,才能獲得醫藥管理部門的批准。按照常規路徑,也得經過動物試驗和人體1-3期試驗才行。

其次是中和抗體治療新冠肺炎還面臨一個特殊的問題——抗體依賴的病毒感染增強效應(ADE)。

這是指,中和抗體不僅不能防止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反而可以通過Fc受體介導途徑促進靶細胞對病毒抗體複合物的攝取,通俗地講,就是抗體結合病毒後再把病毒拉入人體細胞,從而不僅促進新冠肺炎發病和出現嚴重症狀,還可能引發其他一系列嚴重疾病。

且現有的動物研究已表明,新冠病毒會引起抗體依賴的病毒感染增強效應。至於在臨床上是否能引起人相應的抗體依賴的病毒感染增強效應,還需要研究證實,但不排除臨床上會出現這種負作用的可能性。謝曉亮團隊對此表示,可以通過篩選不產生抗體依賴的病毒感染增強效應的中和抗體,來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安全性和有效性問題能解決,樂觀地估計,到今年10月份,優質中和抗體可能研製成功。因而即便疫情持續和反覆,這種類似藥物的中和抗體會比血漿療法更有效,這也有望成為針對新冠病毒首先取得突破的有效療法。

□張田勘(專欄作者)

編輯 胡博陽 實習生 張曉雨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