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行業該如何選擇正確的稅收園區

目前註冊什麼類型的醫療器械公司可以合理避稅,國外普遍的做法是找稅收窪地來進行操作,但在國內的醫療器械公司實際操作中被忽視,國內醫療器械公司常用粗暴的“開虛假fp”來節稅。這樣避稅方式風險很大,目前金稅三期大數據比對,常有企業被風控或被罰款,稅務的管控只會越來越嚴格,企業想節省稅收選擇“買fp”的方式顯然是已經走不通了,那麼就剩下稅收窪地這個方式了,有許多網上的平臺是做稅收籌劃的,但是籌劃諮詢費用也是不小的支出,得到的結果未必比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好。


如何選擇稅收窪地呢?


醫療器械行業該如何選擇正確的稅收園區


選擇稅收窪地的看點:
1.企業莫只看獎勵比例;不是越高的園區獎勵就越好,企業千萬不能把獎勵比例作為選擇稅收窪地的標準。
2.招商平臺;不是所有的招商平臺都是有資質的,有的可能是二級代理或是三級代理甚至可能是個人,那麼從什麼方面看出平臺是否為政府/財政局/園區的一手委託招商平臺呢?
①平臺是否與政府/財政局/經濟開發區/園區簽有合作協議書,與企業簽約的平臺是否與政府簽約平臺一致。
②稅收優惠政策的真實性;企業一定要到政府/經濟開發區/園區的紅頭文件,如沒有地方紅頭文件的平臺,企業可詢問是否可以去稅收窪地處實地考察以及稅收窪地與企業對接人的身份。
③稅收獎勵比例;有的平臺會虛假報給企業享受的獎勵比例,平臺會“吃”企業應得到的比例,所以*好的方式是企業自行去園區或是經濟開發區裡核實,當然;如果平臺可以讓企業去對接政府領導或是園區領導,那麼可以判定該平臺至少為正規及一手平臺。
3.稅收優惠政策的具體獎勵;很多自媒體或是電話諮詢都會很模稜兩可的告訴企業,獎勵是地方留存的百分之多少,但是並沒有說地方留存到底留存多少;有的經濟開發區或是園區是國家拿走增值稅50%,地方留存為50%,所得稅拿走60%,地方留存為40%,但是有一些招商平臺會告訴企業他們的稅收窪地會獎勵地方留存80%及以上,這時候,企業就要注意了:這裡的地方留存是否上交了一部分去上一級財政呢?是否只是上交了國家。


企業如何節約15%-35%的納稅額,這裡我給大家彙報一下我們園區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們園區增值稅稅收政策是地方留存的30%-70%返還給企業,增值稅地方留存是應納增值稅稅額的50%。也就是說可以直接為企業節約15%-35%的增值稅額。所得稅稅收政策是地方留存的30%-70%返還給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是應納所得稅額的40%。因此可為企業節約12%-28%的所得稅額。具體情況可一事一議。園區直接對接企業。


醫療器械行業該如何選擇正確的稅收園區


園區招商模式的優勢在於企業保持原有經營模式和經營地址不變的情況下,(註冊式、無需實地辦公)將新設立的企業地址註冊到我區,通過稅收沉澱到我區來實現節稅目的。稅務籌劃不是偷稅漏稅,是國內外都認可的合理節稅方式;一切籌劃都是以改變商業模式為前提!通過商業模式的小變動,就能起到如此大的激勵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