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海爾智家的財務“隱疾”

進入4月份,上市公司也進入到年報的集中披露期,各行業頭部企業的年報更備受關注,例如家電行業龍頭之一的海爾智家(600690),將於4月30日公佈年報。從三季報來看,海爾智家似乎依然維持較好的增長勢頭,但若抽絲剝繭地深究其財務狀況,就可以發現海爾智家的基本面存在著一些隱患。

扣非淨利潤僅微增 現金流惡化明顯

根據海爾智家已公佈的2019年三季報,公司實現營收1489億元,同比增長7.72%;淨利潤77.73億元,同比增長26.16%;每股收益1.22元,同比增長21.49%;淨資產收益率18.17%,同比增長4.31%。然而扣掉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淨利潤為58.34億元,相比2018年同期僅僅微增了5.65%,也就是說海爾智家真實的經營性盈利增速是在下滑的。

透视:海尔智家的财务“隐疾”

此外,根據同花順(300033)數據,去年三季度公司每股經營現金流為1.41元,而2018年同期為1.81元,這也側面說明其盈利能力在下降。更為重要的是,2018年三季度,公司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09億而2019年三季度則為90.07億元,同比下跌了18.48%,說明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在惡化,而且速度還不慢。

透视:海尔智家的财务“隐疾”

存貨高企 短期償債壓力大

而觀察海爾智家的資產負債表則可以發現其短期的償債壓力較大。根據三季報,公司的負債合計1233.4億元,其中短期借款90.56億;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合計高達481.68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僅減少約1億元。除此之外,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97.11億元,而2018年同期僅有28.16億元。在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的同時,公司的存貨卻從2018年三季度的208.69億元增加至2019年三季度的250.8億元,對於講究快速銷售去庫存的白色家電而言,存貨所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一旦出現產品的技術迭代或消費需求升級,存貨將面臨較大的減值準備。

透视:海尔智家的财务“隐疾”
透视:海尔智家的财务“隐疾”

鉅額商譽佔淨資產比重超5成

除了現金流狀況堪憂,鉅額的商譽也是懸在海爾智家頭上的一把利劍。根據三季報,目前海爾智家商譽規模達235.7億元,佔公司淨資產比重為52.52%。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其對美國通用家電(GEA)的54億美元收購,由此帶來約198億元的商譽。好在目前GEA的經營狀況還算良好,18年淨利潤約為20億元,且近兩年增速而海爾智家收購GEA時並無業績對賭,因此暫時不存在商譽減值的狀況。但美國近年來的家電市場一直處於負增長態勢,未來GEA能否延續穩步增長態勢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再看國內,在國家堅持房主不炒的情況下,後房地產時代的家電行業勢必將受到衝擊,海爾智家若想脫穎而出並非易事。

在海爾智家披露年報之前,先通過三季報或許只是“窺豹一斑”,但在大環境尚未出現拐點的情況下,傳統白電企業也難以再現高增長。更讓人擔心的其實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春節後企業紛紛停產停工,國內消費市場幾乎停滯,不久後將要披露的一季報,或許才是海爾智家等家電企業乃至投資者需要面對的真正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