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從純真喜悅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再由《目送》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和“生死大問”,“人生三書”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花枝春滿,悲欣交集,溫暖、深邃、憂傷、美麗。

相比於其他的書籍,《人生三書》沒有宏大的世界觀,也不存在華麗的辭藻,它只是龍應臺用簡單卻發至肺腑的文字所記錄的個人心路,裡面有孩童趣事,也有沉重的生死話題,它看似只寫龍應臺的人生,實則映照出了每個人的故事,字裡行間散發著一股牽引讀者去思考人生的力量。

《孩子,你慢慢來》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不要忘記這些過去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會跟著我們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過,它們不再像我們兒時那麼的明顯。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目送》

·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所謂瞭解,就是知道對方心靈最深的地方的痛處,痛在哪裡。

·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親愛的安德烈》

·你將來會碰到很多你不欣賞、不贊成的人,而且必須與他們共事。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這人可能是你的市長或國家領導。你必須每一次都作出決定:是與他決裂、抗爭,還是妥協、接受。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艱難的找出一條路來。你要自己找出來。

·思想需要經驗的積累,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

·生活是抑鬱的,人生是浪費的,可如果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鬱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你沒發現,經過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點嗎?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