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寧龍紹村:種下“苦”味藥過上“甜”日子!

富寧縣歸朝鎮龍紹村監督主任王益德指著前面的山坡說道,順著他的手望去,苦參鬱鬱蔥蔥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富寧龍紹村:種下“苦”味藥過上“甜”日子!

歸朝鎮龍紹村地處石漠化冷涼石山區,交通極為不便,水資源匱乏,農業產業結構單一。以前全村以種植玉米、紅薯等糧經作物為主,一年下來,農民的收入微乎其微。近年來,該鎮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通過政策扶持、重點培育、黨員示範、支部引領等措施,在優化傳統產業、培育新產業、完善利益連接機制等關鍵節點上下功夫,最大限度調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努力實現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致富門路。

富寧龍紹村:種下“苦”味藥過上“甜”日子!

來看看王益產如何發動群眾種植苦參的!

王益產正是在鎮黨委政府的產業扶貧政策引導中開始思考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他說,在一次到山上收玉米時,發現地塊旁有幾株野苦參從石縫中擠出,生長得鬱鬱蔥蔥。他記起兒時山上生長著很多野苦參,誰家牛的眼睛上火發炎了,老人弄點野苦參熬湯給牛一喝,炎症立馬就消。他覺得野苦參藥效這麼好,說明這裡的地形、氣候適宜苦參生長,何不帶領大家一起種植苦參呢?2016年初,王益產組織村民代表前往廣西那坡考察苦參項目,看到他們成功種植苦參的範例後,更增添了他帶領父老鄉親發展苦參產業的信心。但大部分村民對王益產的大膽嘗試心存疑惑,他就把村民們召集在一起商量,給他們算了一筆賬,發展苦參投入小,種植後基本上不用管理,一畝苦參就能收益10000元以上,而玉米等糧食作物一年一畝地的收益頂多也是300元。王益產知道要打消村民的疑惑只靠說是不夠的,只有自己帶頭幹,並且還要幹得好。2016年王益產開始嘗試種植苦參,2017年開始把自家30多畝山地全部改種了苦參,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現在他家的苦參已經可以出售,想要收購的藥材商來看了一波又一波。

富寧龍紹村:種下“苦”味藥過上“甜”日子!

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動員和扶持下,現在龍年村家家戶戶都發展苦參產業。龍紹村緊緊抓住加快發展特色產業的有利時機,把中藥材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培植地方重點產業加以發展。龍紹村黨總支書記袁福光說:“我們龍紹村爭取用兩到三年時間,完成2000畝中藥材的種植任務,把龍紹建設成為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讓產業發展真正惠及群眾,帶領群眾種下“苦”味藥過上“甜”日子。”

原標題:富寧龍紹村:種下“苦”味藥過上“甜”日子!

審核:字丹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