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潘粵明和姜超演出了我心目中的老胡和胖子

一直期待的《龍嶺迷窟》上線了,趕緊看了前六集,一睹為快。

首先說,潘粵明和姜超演出了我心目中的老胡和胖子。


《龍嶺迷窟》:潘粵明和姜超演出了我心目中的老胡和胖子

老胡和胖子一出場,就深得我心。倆人一起在市場角落擺攤兒,胖子把自己知道的有限的招數全都用上,想方設法招攬生意。他貪財,卻不善於跟人談買賣,只憑著那股子想賺錢的熱情,運用著不太高明的技巧,積極主動地去爭取每一個賣貨的機會,哪怕屢戰屢敗也樂此不疲。生意中的王胖子忽悠不成反被打擊,帶著點兒憨萌,還有點兒可愛。

論練攤兒,胖子積極性高但並不得法。真正能看準商機的,還是懶散地睡在躺椅上、用蒲扇蓋著臉的老胡。

老胡雖然表面上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甩手掌櫃做派,但整個市場裡的風吹草動絲毫沒逃過他的眼睛。胖子看了李春來一個禮拜也沒看出來的名堂,可都被假裝躺睡的老胡不著痕跡地收入了眼底。這是大家熟悉的老胡,善於觀察,洞察力強,總能抓住關鍵。

去往古藍的一路,老胡是團隊的大腦,技術硬,遇事冷靜,關鍵時刻拿主意,危急關頭是主心骨;擺攤兒的時候,他也是不顯山不露水,默默物色著最可能帶了上好貨色的真賣主。


《龍嶺迷窟》:潘粵明和姜超演出了我心目中的老胡和胖子

潘粵明版胡八一,頂著一張發福的大眾臉,漫不經心地守著攤兒,就像你每天早上碰見都隨口打招呼的鄰居大叔,扔在人堆裡毫不顯眼。這樣平平凡凡的老胡,跟氣質親民的姜超版王胖子搭配在一起,帶著熟悉的市井煙火氣,很對味兒。

生活中的老胡和胖子,就該是融入你我他、接地氣的樣子。沒錯,他們喜歡古玩、對一些冒險的事情頗有興致,他們有一技之長,但日常生活中他們,把這一切都隱藏在平凡的表象之下,正如高手隱於民間,蟄伏的時候宛如常人,只有到了專長的領域,才能分出高低、辨個雌雄。


《龍嶺迷窟》:潘粵明和姜超演出了我心目中的老胡和胖子

另外,李春來這個小人物被詮釋得特別到位。

他只是個膽小的村民,從偏遠的小城鎮千里迢迢來到陌生的大城市,包裡藏著一隻繡花鞋當誘餌,在出了名的潘家園尋找合適的買家。根本不懂行的他,只能小心翼翼、似懂非懂地詢問、探路,行事畏畏縮縮,晃盪幾天都毫無收穫。

乍一看,李春來就是羊入虎口,註定要當個冤大頭、做虧本買賣。這一點在老胡和胖子藉著請他吃涮羊肉來套他的底那場戲表現得尤其突出。面對兩個陌生的潛在買主,李春來拘謹中帶著防備,茫然無助,迷迷瞪瞪地被一唱一和的老胡和胖子牽著鼻子走。看他最後用筷子在空鍋底中委屈又徒勞地撈來撈去,真是可笑又可憐。

等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最後關頭才知道,在看起來傻乎乎的李春來面前,自以為得手的老胡和胖子根本沒佔到半點便宜。誰是獵手?誰是獵物?不到最後都存在變數。真是意料之外的反轉。也難怪胖子後來跟老胡抱怨,李春來“表面上老實巴交,背地裡一肚子壞水兒”。說他“一肚子壞水兒”倒不至於,但李春來的確不是百分百的“老實巴交”,看似小綿羊卻不任人宰割。


《龍嶺迷窟》:潘粵明和姜超演出了我心目中的老胡和胖子

一張樸實的村民臉、一口地道的地方話、一臉懵懂的呆萌狀,膽小、謹慎卻有自己的主意……原本作為引子的小人物李春來,就這樣鮮活起來。

當然,佟磊的大金牙和王奎榮的陳瞎子也都可圈可點,各有亮點。所以,更期待高偉光的鷓鴣哨和高雄的了塵大師一起登場了。

除了角色詮釋到位之外,《龍嶺迷窟》裡穿插的笑點也勝在自然,不突兀、不做作,總能適時調節情緒和節奏。

老胡、胖子和大金牙被一群村民追趕、打架逃跑的那組長鏡頭是必須提到的。一群打扮樸素的村民,在有年代感的古老村鎮上,慌亂、笨拙地追打三人,再穿插些搞笑的動作,原本是很土氣、很喜感的。可偏偏配上了歡快、優雅、浪漫的音樂,彷彿碰撞出一杯口感別緻的雞尾酒,“南轅北轍”的音樂和畫面交疊在一起,效果竟然意外的和諧,這樣反差的幽默手法硬是營造出一種讓人賞心悅目的藝術感。


《龍嶺迷窟》:潘粵明和姜超演出了我心目中的老胡和胖子

這部劇製造幽默感的功夫可不止用在這一處,只要抓到合適的機會,都毫不吝嗇地安排上。比如老胡跟胖子標誌性的鬥嘴,隨手拈來——

“老胡,你剛才捂我嘴那手,是不是摸過屎啊?”

“對。”

這些在緊張的劇情中適時穿插的笑點,讓劇中的氛圍不斷地調整,不會一直沉悶乏味,也不會一直緊張激動,總是帶動觀眾隨著不同氛圍的波動切換情緒,充滿新鮮感。

當然,作為探險故事,一定少不了詭奇、意外的場景,但《龍嶺迷窟》並沒有在恐怖這一種氛圍上走偏鋒。前面幾集裡,只給觀眾營造適度的緊張感,點到為止,沒有過度渲染恐怖氣氛,而是把恐怖感交給劇中人,由他們去感受和消化,然後通過他們的隨機應變,把恐怖氣氛戲劇化地轉化為幽默和笑料傳遞給觀眾,讓觀眾既勾起了好奇心又享受了探險的過程。觀眾跟著主角們探險,心裡是踏實的,心情是放鬆的,沒有負擔。

到了第六集,三人掉進了蝙蝠洞,整個故事開始進入正題。不過,劇中精準的人物把控和自然的幽默,已經讓我們看到了這部劇的誠意。後續期待鷓鴣哨和了塵大師上線帶來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