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至,緬懷過去一年離我們而去的10位傑出教育人,他們是師者楷模!(三)

高至凡:至凡工作至純音

清明至,緬懷過去一年離我們而去的10位傑出教育人,他們是師者楷模!(三)

高至凡(1991.6.30—2019.7.19)

廈門六中教師

2014年,您從廈門大學音樂系畢業。那年夏天,您梳著小辮子,拎著小蘭花布袋走進廈門六中。對一個大男孩來說,這個造型顯然有點另類,但很快,您就俘獲了學生的心,大家開始喊您“老高”。

從打扮上就能看出,您很有個性。個性的您,總想在音樂上做一些有意思的、別人沒有嘗試過的東西。

您和徐聰老師一起探討合作,決定用阿卡貝拉的演繹方式,做無伴奏、多聲部的合唱。

要指導一群十幾歲的初中生唱阿卡貝拉,難度可想而知。為了吸引孩子們進入音樂課堂,您總能想出一些“怪招”,比如帶些紅酒軟木塞到課堂,讓學生咬住發音,訓練腔體共鳴,或者讓學生們用氣息將紙片貼在牆上,以此練習用“氣息”唱歌,而不只是用嗓子發聲。為了讓這些十三四歲的孩子放下包袱,您會像“做遊戲”一樣,自己示範幾遍。

在您和徐聰的指導下,廈門六中合唱團的“阿卡貝拉”表演聲名鵲起。近些年,合唱團多次走上中央電視臺舞臺,在網絡上也是“流量擔當”。每有新作問世,點擊量過億可謂稀鬆平常。

合唱團紅了,您也紅了,可是,您沒飄。

您冷靜得很。您和徐聰只想“純粹地用阿卡貝拉這種表演形式做出優秀的音樂,終極目標是希望讓更多學生在感受美、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

您說,自己只希望培養幸福的平凡人

您的願望,在學生身上實現了。很多學生,因為參加合唱團,愛上了音樂,最重要的,他們愛上了生命。

純粹、專注、平凡,這是您的本性,是您最初的樣子。您幾乎不關注個人榮譽和發展這類事,別人見校長是“彙報工作”,但您會哼著小曲,滿心歡喜地衝進校長的辦公室,喝茶、吃點心、聊心事,“就是一個大男孩的樣子”

您把一切都獻給了音樂、獻給了合唱團。幾年來,您不知道假期的輕鬆愉悅是什麼感覺。其他老師休息的時候,正是您帶領合唱團苦練的時候,因為只有這時,學生才真正有時間練合唱。

2019年7月19日上午,您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放假真是太爽了,做夢都會笑醒。當天晚上6點半,您突發重疾,搶救無效,不幸辭世,生命定格在28歲。

三天後,您的追悼會現場,人群從屋內排到了屋外,很多是孩子,大大小小的孩子,他們哭著合唱您教會他們的《夜空中最亮的星》,送別您:“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夜空中最亮的星,請指引我靠近你。”(河南省教育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