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咖啡業的新三國殺,究竟怎樣才是“新零售”

引言

2018年是一個很特別的一年,因為很多行業在顛覆中跌宕起伏,咖啡行業就是其中一個。

以前提到咖啡,會想到什麼?星巴克、Costa、太平洋……,現在呢?變成了星巴克、連咖啡、瑞幸咖啡的“新三國殺”。星巴克在業績不斷下滑的背景下,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線上新零售門店,與阿里巴巴生態打通;連咖啡在年初完成1.58億B+輪融資,將社交新零售不斷玩向深入;瑞幸咖啡高調擴張,年底將實現2000家門店。

2018年咖啡業的新三國殺,究竟怎樣才是“新零售”

這個行業變局的背後,是咖啡行業的顛覆性變革,傳統的線下咖啡,正在新零售的衝擊下發生深刻的變化。

眾所周知,新零售的本質是對人、貨、場的重構,那麼,我們一起看一下,咖啡業的新三國殺,又是如何在新零售上角力的呢?

新零售”咖啡缺錢了?

繼星巴克上調部分產品價格後,一直對用戶進行瘋狂補貼的瑞幸咖啡也做出了讓人不解的選擇。近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悄然上調了免配送費的門檻,由原來的35元上漲至55元,這意味著消費者購買兩杯最貴的產品也不再能享受免配送費的優惠,跟以往相比,相當於變相漲價。

今年1月才開始試運營的瑞幸咖啡,憑藉鋪天蓋地的推廣和各種優惠促銷,迅速攪動了中國咖啡市場,也收穫了大批用戶。今年7月11日,瑞幸咖啡宣佈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估值升至10億美元;僅5個月後,瑞幸咖啡再獲B輪融資,估值翻倍,達到22億美元。

2018年咖啡業的新三國殺,究竟怎樣才是“新零售”

瑞幸咖啡一直靠瘋狂“燒錢”來圈粉,隨著門店數量猛增,成本壓力不言而喻,此次融資更像是資金告急需要股東增資。目前,瑞幸咖啡APP上的促銷活動主要集中在“充2贈1,充5贈5”的充值優惠活動上,附帶在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一些打折券。

記者注意到,另一個新興咖啡品牌連咖啡也收縮了“燒錢”力度。在連咖啡小程序上,選擇總價在100元以上的5杯咖啡,依舊需要支付5元配送費,但據門店工作人員介紹,前段時間,線上購買兩杯咖啡就可免配送費。

新零售之下,AI最不可能缺席

作為新零售最大的風口,AI技術的加成似乎是新零售模式轉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比如在點單這一塊兒,AI就大有取代人工的勢頭。今年五月的武漢雲棲大會上,AI就與自身咖啡師比了一把每秒五個字的點單需求,比如“五杯美式八杯榛果拿鐵兩杯抹茶拿鐵都要大杯熱的……”最終點完30多杯咖啡的訂單,人工用了2份37秒,而AI近用了不到50秒。可以預見的是,不僅僅是點咖啡,以後無論是點什麼,可能都不需要人工了。

2018年咖啡業的新三國殺,究竟怎樣才是“新零售”

而作為咖啡保證咖啡口感的核心,一臺做工精細的咖啡機是必不可少的。星巴克目前就逐漸步入了自動煮咖啡的流程。其使用物聯網技術,在一些咖啡機中結合了微軟Azure Sphere的安全雲端服務,通過感應、數據分析來自動完成咖啡的泡製。比如其最新的Clover X咖啡機,用戶只需要選好咖啡豆,按下按鈕,其就能將信息上傳到雲端,然後自動完成一系列咖啡製作的流程。

咖啡的未來制霸點:文化競爭和圈層比拼

新零售在咖啡行業的滲透率會持續擴大,一是源於傳統門店急於轉型的心態;二是源於互聯網品牌可能會進一步下沉到線下。對於線上驅動和線下驅動兩種模式而言,目前來看也都各自誕生了排頭軍。

但是咖啡行業的洗牌不會停,尤其是當新的競爭關係越來越充滿尖刺時,沒有一個人能安靜地待在風暴之下。所以,下一步怎麼走應該是亙古不變的重要議題。無論是線上驅動還是線下驅動,咖啡品牌們要實現進一步的突圍,必須要盯緊兩個行業發展趨勢。

2018年咖啡業的新三國殺,究竟怎樣才是“新零售”

一個是產品消費文化的競爭。如同當下許多網紅飲料一樣,獨特的消費文化往往會戳到消費者的痛點,比如此前喪茶的“喪文化”,或者以連咖啡推出的時間模式來看,白天咖啡店、晚上小酒館的氛圍特色本質上也是一種消費文化的搭建。而要對消費者形成長久的吸附力,可持續性的消費文化是關鍵,而在這方面互聯網品牌們可能更加具備優勢。另外,新品的研發由於是文化的拓寬和重讀,往往也是消費文化的組成部分。

另一個就是用戶圈層競爭。星巴克的咖啡文化可以說在中國已經難以動搖,小資、時尚、品味……,無論被冠以什麼樣的消費標籤,星巴克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固定消費群體,那就是年輕新中產。星巴克中國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星巴克的忠實消費者中,“80後”為第一大群體,佔比達53%;“90後”為第二大群體,佔比24%;職業都市白領也是星巴克消費者的一個重要特徵。

2018年咖啡業的新三國殺,究竟怎樣才是“新零售”

總而言之,2018年的咖啡業跌宕起伏,堪稱是新零售驅動下的變革之年。當傳統咖啡的三國殺不再,新零售的咖啡業呈現出星巴克、連咖啡、瑞幸咖啡的“新三國殺”,當社交+咖啡重新定義咖啡,在消費升級和場景革命的大潮下,三家咖啡品牌是各顯神通,將咖啡新零售帶入發展的縱深階段。

我們應該為這種“新三國殺”叫好,他們之間雖然有競爭,但是更大的想象空間是咖啡總體市場的增長。正如連咖啡CEO張曉高在一次採訪中被問及如何看待星巴克入局時說,“星巴克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對於連咖啡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巨人的入局會把整個咖啡外送市場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是的,咖啡新零售市場的美好日子才剛剛開始。

2018年咖啡業的新三國殺,究竟怎樣才是“新零售”

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