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亞述制度是福音還是詛咒?解析亞述帝國為何自掘墳墓

引言

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館很多,但首屈一指的還要數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和法國的盧浮宮。盧浮宮裡館藏著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其中數盧浮宮三寶最為有名。

如果你喜歡西方藝術,那麼盧浮宮是你不得不去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問藏品最為豐富的博物館有哪些,那麼大英博物館絕對是名列前茅的。無論是中國的瓷器還是羅馬的雕塑,好像整個世界的歷史都在其中。

如果你想看某個文明的文物,大英博物館是最好的選擇。其中有一個被稱為亞屬迴廊角落,這裡珍藏了許多亞述帝國的珍貴文物。亞述王宮裡的浮雕美輪美奐,近距離觀賞這些浮雕,你能看到亞述帝國曾經的輝煌。浮雕上面展示了亞述豪華絢爛的生活,絲毫不遜於宋朝的清明上河圖。

這些浮雕中最值得玩味的,要數亞述王舉辦勝利宴會的場景:在樹木的環繞下亞述王和自己的王后共同舉起酒杯,大批的侍者在他們身後侍奉。細細品來則會發現,這旁邊的樹枝上沒有綻放美麗的花朵,而是懸掛著一顆人頭。

大英博物館:亞述制度是福音還是詛咒?解析亞述帝國為何自掘墳墓

大英博物館藏:阿舒爾·巴尼帕爾國王的慶功宴

在舉杯暢飲的國王和王后旁邊的側柏上懸掛著埃蘭國王的首級,曾是亞述王當年的對手,埃蘭王泰烏曼的人頭。埃蘭當時處在亞述的東南部,對亞述造成了威脅。所以雄才大略的亞述王遠征埃蘭,兩軍爭戰的情形被雕刻成浮雕,以供後人瞭解這段歷史。公元前653年,亞述軍隊打敗了埃蘭軍隊之後俘虜了埃蘭王和他的兒子,兩人都被亞述王殺掉,首級取下來作為戰功的象徵。從這個壁畫中彷彿也能看到當時亞述帝國統治時期的腥風血雨。

向遊牧民族學習的亞述帝國

亞述原本是一個小國,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還經常受到鄰國的欺負,幾經輾轉歷盡滄桑才勉強沒有被其他國家滅掉。可是就是這樣一個邊陲小國到了公元前十世紀左右亞述勢力卻突然崛起,在東地中海發展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這和當時的東地中海的特殊局勢和亞述的地理有著密切的聯繫。

公元前10世紀的東地中海,以前的強國紛紛消失,再加上當時的外來民族入侵,這讓東地中海變得非常混亂。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亞述帝國卻突然改頭換面從當時的邊陲小國變成了東地中海當之無愧的霸主,亞述並不是遊牧民族,但當時的亞述作為一個弱小的國家經常受到遊牧民族的威脅,因為當時的亞述地區就是一片平原,而且非常富饒。時不時的就要遭受遊牧民族的劫掠。

大英博物館:亞述制度是福音還是詛咒?解析亞述帝國為何自掘墳墓

米吉多要塞馬廄遺址 巴勒斯坦北部

面對一次次的劫掠,亞述人在戰鬥當中磨練出了強大的實戰能力。而且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善於學習的亞述人,也學會了遊牧民族的打法。到了後來,亞述帝國初期擁有的騎兵就有近萬人,這在當時的東地中海是一支無可匹敵的軍隊。

而且從現在流傳下來描繪戰爭和狩獵的浮雕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亞述人在於遊牧民族的不斷戰鬥當中學會了騎馬技術,並且把這項技術作為重點軍事技術來組織。你到了公元8世紀末,亞述帝國已經成為了東地中海前所未有的巨無霸,這也是亞述帝國最鼎盛的時候。

亞述人的崛起是猶太人的災難

亞述人成功的從任人欺負的邊陲小國,變成了當時的東方霸主,這對於亞述人來說是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情。一場大國崛起的浪漫征途是亞述人的驕傲,可是這對於當時的猶太人來說卻是一場災難。從公元前9世紀遺留下來的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猶太人遭到了亞述帝國怎樣的摧殘。

當時的猶太人脖子上拴著繩子,還有勒著嘴巴,只有向亞述進貢跪拜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猶太人就像是亞述人的奴隸,只有卑躬屈膝才能有生存的資格。當時像奴隸一樣被受壓迫的以色列人對於亞述人抱有著巨大的仇恨,他們被迫離開世代居住的土地但卻無可奈何。

大英博物館:亞述制度是福音還是詛咒?解析亞述帝國為何自掘墳墓

大英博物館藏:"黑色方尖碑"上的浮雕

"黑色方尖碑"上的浮雕:以色列王跪拜在地、進行朝貢的場面

在留存下來的浮雕當中,我們能看到亞述人不斷的發動的戰爭,在亞述軍隊一次又一次的遠征當中,無數的城市被破壞,大量的居民被殺害,大量的物資財物被掠奪,而倖存者也被作為俘虜被帶走。那些手被綁在後面脖子上拴著繩子的俘虜,已經不像是一個人類,更像是亞述人的貨物。這一幕幕的場景形象的刻畫出亞述人殘忍無情的一面。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的首都被亞述攻破。亞述王強制把以色列人驅逐出自己的土地,趕到了哈博河邊。而當時的以色列,被壓樹從巴比倫和其他被征服地區遷移過來的人所填滿,他們可以猶太人一樣被迫離開自己的故土來到這一片陌生的地方。這在當時並不是個例,亞述非常喜歡在征服一個地區之後把當地的居民強制轉移,這是亞述的統治藝術,也是他毀滅的根源。

大英博物館:亞述制度是福音還是詛咒?解析亞述帝國為何自掘墳墓

大英博物館館藏:描述亞述戰爭的浮雕

強制移民政策導致了亞述的滅亡

但是,歷史都是後人寫的,描寫的時候難免會摻雜一些主觀思想。而且征服者往往為了宣告自己的強者地位,也願意突出被征服者的慘狀。可是作為後世的我們更傾向於瞭解真實的歷史,這樣才有借鑑意義。所以我們要從亞述的制度入手,才能看到真實,引以為戒。

亞述在東地中海構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帝國,征服了大片的土地和不同的民族,這對於當時的亞述來說是福音也是詛咒。因為當時的亞述並沒有做好成為一個世界性帝國的準備,他沒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來統治如此龐大的疆域。所以,亞述人發明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強制移民政策,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大英博物館:亞述制度是福音還是詛咒?解析亞述帝國為何自掘墳墓

亞述帝國版圖

強制遷移被征服地區居民並不是亞述人的首創,在亞述之前世界各地都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政策,可以說並不新鮮。但是亞述卻把強制移民政策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在移民的規模還是持續的時間都是前所未有的。但這這也成了亞述帝國抹不去的汙點。

那麼亞述為什麼一定要強制被征服地區的居民遷移呢 ?那是因為當時的亞述制度還非常的稚嫩,為了防止被征服地區再次發生暴動,所以亞述人把被征服地區的統治階層全部轉移到其他地方,這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被征服地區脫離自己的統治,將叛亂的萌芽,掐死在襁褓之中。

是原住民被牽走之後,為了防止土地的荒蕪,亞述又從其他地區把的俘虜強制遷徙到那裡。是這樣一來強制遷移的俘虜越來越多,這就給世人留下了亞述實行高壓統治的強烈印象。但是亞述帝國的高壓政策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在越來越強硬的政策下被征服地區的居民產生了強烈的反抗,在公元前609年,亞述帝國在所有被征服地區的盼望下徹底崩潰了。

評價

亞述帝國能從當時的邊陲小國,一躍成為東地中海的霸主,這有賴於亞述人的英勇抗戰,和善於學習。是亞述地區的地理天然就處於弱勢,周邊的遊牧民族想要入侵的話幾乎無險可守。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亞述在強敵環伺的環境當中,主動的學習遊牧民族的戰術,成功崛起。

這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就像是中國的南宋,也是經常受到遊牧民族的不斷劫掠,但是宋朝只是懷抱著天朝上國的優越心態,不僅沒有主動學習遊牧民族的戰略,而且還對於武將嗤之以鼻。所以在這樣此消彼長後能夠情況下,南宋最終滅亡在了遊牧民族的手裡。這非常值得我們警醒,環境有多惡劣並不可怕,自己有多弱小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弱小的自己卻驕傲的認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大英博物館:亞述制度是福音還是詛咒?解析亞述帝國為何自掘墳墓

亞述浮雕:被狩獵的獅子

但是亞述的崛起既是福音也是詛咒。在亞述之前東地中海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巨無霸帝國,當時制度還未成熟的亞述,為了維持住如此龐大的疆域和人口採取了飲鴆止渴的方式。為了維持地區的穩定性,亞述把當地居民強制遷移到其他地方,打算以此打消被征服地區的反抗,維持帝國的統治。

可是我們最需要警惕的就是好心辦壞事的結果,這項制度的初衷對於亞述來說是非常好的,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項制度成功的把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全部推到了亞述的對立面,本來有可能和亞述人合作的其他地區,全都站起來反抗亞述的通知。到了公元前609年,亞述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也倒在了自己的制度之下,這非常值得我們唏噓,有多少帝國就是倒在了一些看起來很好的制度下面。

參考文獻:《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