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地管理法》出爐後 這3類農民將失去土地

千百年來農民都是以種地為生的,土地讓農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可以說土地就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是主要的經濟來源。隨著土地確權工作的開展以及新土地管理法出臺,農村土地的價值大大提高,農民朋友能夠獲得的土地權益也越來越多,大家對此更是愈加的關注。只不過現在農民可能是因為不再依賴土地生存的關係,所以出現了不少違規濫用土地的行為,這會對土地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和傷害,今年國家會對此進行全面的清查,以下這幾類農民將失去土地。

違規私自買賣土地的農民

農村的土地雖然一直歸農民使用,但是農民並沒有所有權,因為這些土地都是國家的財產,是村集體的財產,只是免費給農民使用而已。既然沒有所有權,那麼農民就不能私自對土地進行處置,可有一些農民似乎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說壓根就沒有在意,因此便出現了違規私自買賣土地的行為。如果說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村集體有權利將土地進行強行回收。

土地有償退出的農民

這些年進城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手裡有了錢之後就在城裡買了房子,並且安家落戶,這樣老家的宅基地以及土地也就閒置了下來,這對土地資源來說是極大的浪費。國家對此提出了土地有償退出政策,農民只要自願退出土地,那麼就能夠獲得相應的補償,不少農民也都選擇了這種方式。只不過有償退出了土地之後,以後將不再擁有土地的使用權,而且在申請也是非常困難的。

土地被徵收,獲得相應補償的農民

最近的這些年,國家一直在推行城鎮一體化建設,很多離這城市比較近的農村都被劃入了建設的範圍當中。所以這些農村地區的土地和宅基地基本上都會被國家徵收或者是徵用,農民能夠拿到相應的補償,也就是所說的拆遷款。只不過土地被徵收,而且獲得了相應補償之後有可能會就此失去土地

近一段時間,農村土地全面清查的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如果說存在以上的這三種情況,農民都將會失去土地。不過現在農村的土地價值越來越高,農民千萬不要輕易退出土地,如果要退出的話也應該再三考慮,以免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