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不許我哭!”孩子鬧彆扭時,父母說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昨天去看望朋友時,發現她孩子跳跳正在外面抹淚,而她則在屋裡面做自己的事情。問了朋友原因,說是因為她把跳跳的玩具給了別人,孩子正在發脾氣。說著說著,朋友出去板著臉,嚴肅地對孩子說:“哭什麼哭?不許哭!不就是一個玩具嗎?”結果剛說完,孩子哭得更厲害了。面對著撕心裂肺的哭聲,朋友特別無奈。

“為啥不許我哭!”孩子鬧彆扭時,父母說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相信這一幕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一定都不陌生。孩子發脾氣哭鬧的時候,家長們覺得腦子都要炸了。於是我們試圖阻止時,反而會換來他們更加嚴重的哭鬧。但如果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壓制了孩子的脾氣,下回又會故態復萌。這樣兩難的局面,讓家長們面對孩子發脾氣覺得特別心累。其實,要解決孩子發脾氣的問題很簡單,家長們只需要做好這些:

“為啥不許我哭!”孩子鬧彆扭時,父母說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說好第一句話

面對孩子發脾氣,朋友落落的處理方式就很機智。她會對哭泣的孩子說:“沒關係,你可以哭一會兒”這其實代表了你在認可孩子的感覺和情緒。而孩子發脾氣時,認可孩子的感覺和情緒,其實很重要,這是為了幫孩子理解他們的情緒。

因為孩子只有先理解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情緒,對他人的情緒感知也會更敏感一些。而不是明明年齡很大了,還是會選擇用哭鬧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者是我們已經發怒了,他們還是“唯我獨尊”,哭鬧不止。所以,說好第一句話很重要,這代表了你能夠去感知和認可孩子的情緒。

耐心地和孩子溝通,瞭解背後真正原因

感知和認可孩子的情緒以後,我們就要著手去幫助孩子,解決發脾氣的問題。耐心地去和孩子溝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發現孩子發脾氣根源,從而解決它。比如說,我們可以問孩子:“這個玩具是你最喜歡的玩具,你不想給小朋友玩,是不是?”等到了解完背後真正原因,我們也就能夠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去解決。

陪著孩子解決問題,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孩子因為年紀小,當問題出現時,他們並不能自己及時解決,這就需要父母做好引導。可以根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給他們一些建議,陪著孩子去解決這個問題。

在處理過程中,孩子感知到的是你對他的愛,他們的情緒就會平淡下來,也會認真思考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當這件事情解決好時,孩子自然也就會處理類似的事情,從而避免下回類似事件的發生。

當面對孩子發脾氣時,如果做好上面幾步,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從情緒腦轉變為理智腦,培養孩子理智面對情緒,提升孩子的情商。但家長們也別忘了,在這些中,第一步尤為重要,即感知認可孩子的情緒!只有先做到這一步,才能讓我們找到孩子發脾氣真正的出口,從而去解決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