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將漢語列為必修課,非洲大陸流行“中文熱”


據參考消息:外媒稱,烏干達政府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選出了35所教授漢語的中學。在這些中學裡,漢語將被列入中學教學大綱。


烏干達將漢語列為必修課,非洲大陸流行“中文熱”

烏干達教育部審查專家組組長通報漢語教學大綱審查情況


據《每日觀察》12月21日報道,烏干達教育部全國課程開發中心(NCDC)選出的這些學校將為明年推出的中文課程帶來便利。

  

報道稱,在過去9個月裡接受中文培訓的教師中,至少35名教師已經完成了他們的課程,並將被派往不同的學校擔任負責人。


烏干達總統事務部長埃斯特·姆巴約·姆布拉庫布扎說,政府已為學校開課做好了準備。他說:“我們已經收到了一些開課的材料,比如教科書和插圖。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明年開始這個項目。”

  

據埃斯特稱,之所以決定在學校教授中文,是因為中烏兩國雙邊貿易不斷增長,友誼不斷加深。

  

NCDC負責人格雷絲說,中文課程將是中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的必修課,三年級和其他年級的學生也可以選修。

  

他說:“我們希望學校會積極遵守規定。我們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學校的數量。”

  

在回答有關該計劃可持續性的問題時,格雷絲表示,未來兩年將再培訓兩批教師,使培訓人數達到100人。烏干達馬凱雷雷大學還將為合格教師開設學士學位課程。

  

馬凱雷雷大學商業與管理學院的埃里亞教授表示,到2019-2020學年,他們將引入中國語言文化方面的學士學位。

  

“我們一直在投入這項事業,我們將繼續支持這項事業。明年我們將開設新的課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還將引入碩士學位。”


烏干達總統集中宴請100多家中國投資者 傳遞什麼信號?


11月14日,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在總統府集體會見並宴請了在烏中國投資者,100多家在烏投資的中國公司的代表及中國駐烏大使鄭竹強、烏國防軍總長穆胡茲、警察總長奧喬拉、烏國防軍和警察高層等出席。


烏干達將漢語列為必修課,非洲大陸流行“中文熱”

穆塞維尼與中國投資者合影張改萍攝


烏干達將漢語列為必修課,非洲大陸流行“中文熱”

穆塞維尼承諾將確保投資者安全 張改萍攝


穆塞韋尼總統用中文向在的烏中國投資者問好,並表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發生了一些涉及在烏中國企業的暴力搶劫案件,政府正通過加大防衛和安全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使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專業人士培訓,並部署軍隊和警察聯合巡防執法等方式來解決這些安全問題。


穆塞韋尼強調,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烏干達通過和中國合作獲益良多,並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問題。烏政府重視中烏關係,熱情歡迎中國投資者來烏投資,烏也十分重視投資環境的改善,將確保在烏投資者的安全,讓犯罪分子承擔所犯罪惡的後果。


非洲大陸流行“中文熱”


在距離中國萬里之遙的非洲大陸,學中文正成為一種深受年輕人追捧的風尚。現在中國人走在非洲街頭,不時可以遇到當地人打招呼說“你好”。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學習中文、到中國留學,一些中小學將中文列為第二外語。


烏干達將漢語列為必修課,非洲大陸流行“中文熱”

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盲人學生笛子獨奏的中國流行歌曲《男兒當自強》


22歲的瑪格麗特·卡曼就是一名熱衷於學習中文的非洲大學生。“我曾經在鎮上見到過兩個中國人,感覺他們說話像在吵架一樣,”瑪格麗特笑著說。在肯尼亞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學習中文後,瑪格麗特喜歡上了中文,現在不僅能聽懂中文,還能說、能唱。她準備在即將舉行的“漢語橋”大賽上演唱一首中國歌曲。

  

孔子學院是很多非洲學生學習中文的平臺。據統計,當前中國在非洲39個國家共成立了54所孔子學院,給當地民眾提供了學習中國語言與文化的機會。據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肖珊介紹,該院現已累計招收5000名當地學生,超過一萬名當地大學生通過孔院體驗了中國文化。

  

除了在孔子學院學習,去中國留學也是一條學中文的路徑。記者曾在索馬里摩加迪沙機場遇到一箇中文說得特別溜的非洲小夥子。當時記者正在和同事聊天,小夥子搭訕說:“你們是中國人吧?中國哪裡的?”記者回答說湖南。“你應該說Fu Lan!”小夥子笑著說。

  

這位熟諳中國方言段子的小夥子叫阿里,曾在南方醫科大學留學。“我太愛中國了,那裡有美景,有美食,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阿里用中文對記者說。

  

近年來,去往中國留學的非洲學生人數不斷攀升。以西非國家加納為例。據中國駐加納大使館統計,去往中國留學的加納學生2014年是3700人,到2017年已達6500名。

  

不僅非洲大學生在學中文,非洲一些小學生也拿起了中文課本。在肯尼亞中部的埃格頓小學,高級教師莉蓮·蒂倫說,以前學校曾開設法語作為第二外語,現在學校決定將中文作為學生的必修課。“中國和我們關係很密切,我希望我們的學生從小就學中文,這有益於他們今後的發展。”

  

在加納,一些中小學已經將漢語納入教學大綱,漢語成為學生的必修課。加納大學孔子學院志願者教師阮文英說:“我的一些幼兒園、小學學生,他們受電視劇《西遊記》和中國功夫等影視節目的影響很大,對中國文化有一種喜愛與好奇,也激發了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

  

甚至一些非洲國家的公務員也開始學習中文。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就曾為肯尼亞外交部官員及機場工作人員辦過漢語培訓班,收效良好。

  

非洲大陸掀起學中文熱潮的背後,是中國經濟騰飛和中非合作不斷深化的大背景。麥肯錫諮詢公司2017年發佈的報告說,在貿易往來、直接投資存量、直接投資增長速度、基建融資和發展援助這五個重要的經濟領域,中國都是非洲排名前四的合作伙伴,“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跟非洲的經濟往來能達到如此深度和廣度。”

  

當前,非洲迫切希望加快工業化和經濟多元化進程,致力於實現以經濟獨立和消除貧困為目標的“二次革命”。中國根據非洲國家的實際情況和迫切需要,因地制宜地同他們開展務實合作,通過優勢互補助力非洲將“發展潛力”轉換為“發展實力”。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非洲的年輕一代掀起學中文的熱潮。

“他們對中文感興趣,因為他們相信這會開啟新的機會大門,” 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肖珊說。


烏干達將漢語列為必修課,非洲大陸流行“中文熱”

駐肯尼亞大使劉顯法在肯總統府出席肯總統為埃格頓大學孔院赴華留學生送行儀式並致辭。圖為出席儀式嘉賓與學生代表留影


在加納大學中文專業學生鄧肯看來,到中國企業工作是學習中文為他打開的一扇“機會之門”。“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之快,越來越多的加納人已經將他們的注意力從歐美國家轉向了中國,”他說,“現在加納有很多中國投資者,為加納人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會講中文對就業非常有幫助。”


烏干達將漢語列為必修課,非洲大陸流行“中文熱”

在加納阿克拉舉行的校園招聘會上,應聘者在填寫表格


加納大學政治專業學生修萬思則認為,學習中文幫他開闊了眼界。“現在加納的中國人、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學中文讓我在讀書期間就得到了很多兼職機會,在社會活動中接觸到社會各界的人,開拓了自己的視野。”

  

學習中文為非洲青年打開了認識中國的大門。在開普敦大學就讀的卡因說,過去她對中國只有“感性認識”,自從學習中文後,對中國的瞭解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中非文化交流協會主席富蘭克林·阿斯拉說,近年來,中文在肯尼亞和整個非洲迅速傳播。中文是這樣一種語言,它將向熱情擁抱它的非洲人敞開大門。“隨著中非合作的進一步深化,中文在非洲的使用率將會進一步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