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肆虐,養殖戶舉步維艱,養豬業的未來何在?

做為一個農民,想必每個養殖戶都有一顆不斷拼搏,努力奮進,搞好養殖事業的心。然而,理想往往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每當他們一心撲在養殖事業上,想著怎樣把自己的養殖場擴大規模,怎樣才能提高生產數據的時候。疫情爆發,行情一路下滑等外界因素總是搞得他們狼狽不堪,甚至血本無歸。

養殖業水深似海,幾家歡喜幾家愁啊?在持續低利潤的養殖環境下,又碰上像非洲豬瘟這樣的疫情,就使得養豬難,難於上青天了!

非洲豬瘟肆虐,養殖戶舉步維艱,養豬業的未來何在?

消毒環節形同虛設,助長疫情肆虐。

大部分養豬場還是有一整套的消毒設施和設備以及整套的消毒體系和措施的。然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又有幾家豬場能真正百分百的按照自己規定的消毒流程走的呢?大部分養殖戶或者因為感到流程繁瑣比較麻煩,或者因為費電水費,成本太高等問題,將出入消毒拋之腦後。總是抱著僥倖心理,無視消毒這一環節。還有一些因為長時間沒有爆發疫情而將消毒環節忽視掉。總之,有絕大部分豬場或多或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將這一環節淡化了,等到疫情爆發再採取措施已經為時已晚。即使一部分豬場做的很好,但總有部分人不正視這一環節,疫情一旦爆發,交叉感染,誰也逃不掉。

非洲豬瘟肆虐,養殖戶舉步維艱,養豬業的未來何在?

非洲豬瘟病毒傳播方式多樣,無孔不入。

非洲豬瘟之所以那麼瘋狂的傳播,致使我國大部分地區淪陷,就是因為該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播性和致病性。非洲豬瘟病毒主要傳播對象是豬,不僅可以通過接觸傳播,食物傳播,飲水傳播,蚊蟲鳥類傳播,更要命的是會通過空氣傳播。非洲豬瘟雖然不是人畜共患病,人類不會感染非洲豬瘟病毒,但人類可以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畜牧從業人員如果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就會將病毒從一個養豬場帶到另一個養豬場,使得另一個豬場爆發非洲豬瘟,這也就是大家會見到養豬場大門口寫著“養殖重地,閒人免進”字樣的原因。就是因為非洲豬瘟有這種極強的傳播性,加上不夠嚴謹,疏忽大意的消毒防範措施,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非洲豬瘟致使我國大部分地區淪陷,並且到現在勢頭不減,到處肆虐。

非洲豬瘟肆虐,養殖戶舉步維艱,養豬業的未來何在?

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堅挺,養殖戶損失慘重。

@西府小探花本身是一名畜牧工作者,從事飼料銷售十多年,去年初由於家庭原因,在家待業,聽聞非洲豬瘟,原以為會像女人大姨媽一樣過段時間就沒有了,誰成想年都過完了,非洲豬瘟疫情卻依然那麼堅挺。毛主席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下低層走市場,沒有掌握到市場第一手信息,所以一直都靠著多年積累下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經驗在發表言論。近期計劃重操舊業,與業內人士交流才得知,這非洲豬瘟哪是大姨媽啊?這簡直猶如滔滔江河水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嘛!我滴個乖乖,發病區域幾乎全部淪陷。一位從業多年的經銷商表示,他的客戶幾乎幾乎有80%由於豬場發病或者因為疫情的原因,現在處於空欄狀態。他表示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收入了,並且外欠的資金短期時間內很難收回來了。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有很大一部分客戶即使用賣掉豬的錢也無法償還飼料款,養殖戶的血淚史啊!何止一個慘痛了得。

非洲豬瘟肆虐,養殖戶舉步維艱,養豬業的未來何在?

市場行情跌宕起伏,養殖戶苦不堪言。

在小編從業的這十多年時間裡,好的市場行情也遇到過,九塊多十塊錢的毛豬價還是有的,然而真正能賣到這個價位的養殖戶少之又少。很多養殖戶眼瞅著行情不斷上漲,都開心的笑,但是不行動,不賣豬。每天睡覺心裡都是美美的,做夢都想著明天繼續漲,結果有一天一覺醒來,行情掉了,心裡那個不是滋味啊。這時候有一部分客戶就籌劃著趕緊賣,結果一下兩下出不了手,最終沒能賣上高價。前些年在養殖戶間有這麼個說法,說是生豬行情是三年一個週期,一年虧,一年平,一年賺錢補洞洞。近幾年不一樣了,毫無規律所查,要麼價格很穩定,一直維持在盈虧平行線上下輕微浮動,要麼直接跌的讓你懷疑人生。好不容易稍微漲點吧,沒幾天又掉下來了。養殖戶們都是啞巴吃黃連啊!

非洲豬瘟肆虐,養殖戶舉步維艱,養豬業的未來何在?

環保持續加壓,禁養區豬場直接拆除。

近年來,國家為了整治環境汙染,改善國民的生活環境也是下了大功夫。當然,既然有整治,那麼就有被整治。養殖業的糞便和汙水也是重大汙染源之一,被列為了整治對象。禁養區直接對豬場進行了拆除,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靠養殖業養家餬口的養殖戶失業。適養區必須要有處理汙水個糞便的沼氣池,否則關停,養殖成本無形增加。以上所說都是現實存在的,並非小編危言聳聽。當然,國家花大力氣整治環境汙染是好事,環境好了,國民的健康也就得到了保障嘛。我們全力支持,擁護配合。

非洲豬瘟肆虐,養殖戶舉步維艱,養豬業的未來何在?
非洲豬瘟肆虐,養殖戶舉步維艱,養豬業的未來何在?

說著這麼多養豬賺錢有多麼多麼的難,多麼的不容易,小編表達的意思並非是豬就不能養了,豬養好了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小編認為,養殖業永遠是一個朝陽產業,只要理性擴群,做好疫情,疾病的防控工作,用心,多學習多思考,腳踏實地的去搞養殖,一定會有一個不錯的經濟收入。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見解,評論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