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的教育革命是如何成功的?

芬蘭教育體系和社會都在幫助每個孩子能從學習中體驗到成就感。孩子們上學期間,幾乎都不會有考試。只會給每個人具體的學習目標,為了達成目標想方設法地幫助學生。他們所追求的,是不丟下一個學生。芬蘭的孩子不會和同學競爭,而是與自己的學習目標作鬥爭,從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而我們只會強求孩子學習,但不會回顧和反省孩子的學習。大部分父母把社會強加學業競爭不加思索地執行到孩子身上,成為學習至高主義的信徒。

但在如此恐怖的學習戰爭中,誰都不可能是安全的。學習戰場上的孩子大都會在學習中受到傷害。遭受學習傷害學生越來越多,這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要擔起的責任。

學習心理學中有一項金科玉律,簡單表達,就是“當學習者感到學習有趣時才會認真學習。”激烈的學習競爭讓孩子淪落為被動的學習者。從長期來看,這是不能帶來任何好處的學習方式。

如果想把孩子從學習戰場營救回來,想讓孩子感到學習的樂趣,那麼就要立即停止強迫性學習,尋找讓孩子重新獲得學習樂趣的妙法。

孩子幾年後的學業成就感,可以用此時此記得幸福感和樂觀性來預測。今天幸福的孩子,明天學習會更好。而只為眼前的學期末而鞭策孩子,可能使孩子以後變得不愛學習、成績下滑。

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擁有幸福、樂觀的內心。不要成為學習監督者,而是要回到父母原本的角色,去愛孩子,坦率表達內心,並付諸實踐。

認識我以後,可以幫助您把孩子今後的補課費全省了,想省補課費的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