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江卓爾_萊比特礦池 07-24 03:58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我語音部分的文字稿。

CSW部分基本上沒什麼實質性內容,只是重複地喊口號,繼續標榜他是中本聰,等幣看那邊整理吧。

其中圓桌的問題3,因為時間不足,直播跳過了沒問,我放到了文章裡。



幣看1對1 第一期

主題:BCH VS BSV,誰才是比特幣內戰的贏家?

嘉賓:CSW vs 江卓爾

主持人:Ruby

時間:7月23日 19:00

活動流程:

1、主持人開場

2、專訪:江卓爾,20分鐘

3、專訪:csw,20分鐘

4、圓桌討論,20分鐘

CSW vs 江卓爾,主持人引導

5、自由互動時間,10分鐘

江卓爾問題:

1、您支持BCH主要理由是什麼?對比其他主流幣的TOP 3個獨特優勢?

2、在BCH分叉BSV的算力戰中,您為什麼支持BCH?您怎麼看待BSV和BCH的分歧?

3、您怎麼看BCH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行情走勢?

專訪部分:

1、您支持BCH主要理由是什麼?對比其他主流幣的TOP 3個獨特優勢?

【注意區分比特幣(Bitcoin),BTC,BCH 三個不同的定義】

我支持BCH,是因為BCH實現了中本聰對於比特幣的設計,比特幣白皮書的標題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本聰把比特幣作為電子現金來設計

比特幣的最終目標是成為世界貨幣,成為世界上人人都可使用的貨幣,為全世界帶來貨幣自由,讓我們手上的貨幣不被濫發、不被國境阻擋、不被掠奪。要達到這個目標,比特幣就需要擴大區塊,以容納越來越多的用戶。

中本聰也明確做了區塊擴容的計劃: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但在從2014年開始的擴容之爭中,Core開發組一直不同意按中本聰的計劃擴容,並最終導致比特幣(Bitcoin)在2017年8月,分裂成BTC和BCH兩個幣種。

之後的發展證明,在擴容之爭中BCH是正確的,BTC在2017年牛市中,發生了超級大擁堵,一筆交易的手續費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上千元甚至幾千元,與中本聰電子現金的設計背道而馳。

在之後的2018~19年,Core號稱能解決擁堵問題的SW(隔離見證)和LN(閃電網絡) ,也被證明無效,隔離驗證只有1.23MB的擴容效果。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閃電網絡也幾乎沒人用,在2019年5月份的幣價上漲中,已經發生了和2017年前期一樣的擁堵,交易手續費百分比大幅上升。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可以預計,在之後的2020~21年減半牛市中,BTC將再次發生超級大擁堵,預計一筆交易手續費將達到幾千元甚至幾萬元,這條路是肯定走不通的。

中本聰說: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1M多區塊下 3筆/秒 的交易數,無論如何都稱不上 “非常巨大(very large)”,還不到VISA的交易筆數4000筆/秒(3.5億筆/天)零頭的零頭

所以我支持按中本聰計劃擴容的BCH,讓比特幣支持更多的用戶,達到世界貨幣的目標,讓世界上人人都可使用比特幣,而不是讓比特幣成為囤積居奇,炒作的標的。

BCH對比其他主流幣的TOP3優勢,我認為是:


①方向正確:去中心化+大區塊,高用戶數

②社區精神:理性務實

③基礎架構:分層設計,主鏈交易&側鏈智能合約,互不干擾

我一個一個來談。

①方向正確:去中心化+大區塊,高用戶數

高用戶數是最重要的目標,哪怕是很多Core支持者主打的儲值功能,最終也需要高用戶數的支持,沒有用戶數的儲值功能,猶如無源之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郵票,郵票也和BTC一樣是限量的,但現在集郵市場還火嗎?郵票還在漲嗎?為什麼限量的郵票不漲了?就是因為沒用戶了,現在誰還用郵票寄信呢?

所以高用戶數是一條鏈最重要的目標。但高用戶數不能違背一點,就是去中心化,例如像EOS那樣,只有21個超級節點的設計,風險就很大,因為不去中心化,不抗審查。你只有21個超級節點,就21個公司或個人運營,到時候政府一個節點派一個警察過去,要求凍結某些賬號,你超級節點是聽呢,還是不聽被抓起來呢?

中國有一句名言,叫“過猶不及”,人不喝水會渴死,但是人喝太多水也不行,會水中毒。

區塊大小也是一樣,區塊太小不行,像BTC那樣只有1M多,一筆交易幾千塊錢手續費,肯定不行。

但區塊太大也不行,區塊大小不超過網絡硬件能力,像BSV號稱的,一個區塊要擴到2G,那一年就要幾十塊硬盤來存,要上服務器陣列,到時候剩下幾十個節點,甚至幾個節點,那也肯定也不行。

比如美國政府就宣佈封禁過兩名伊朗人的比特幣地址,到時候政府找到你這幾十個節點,要求封禁伊朗人地址,你聽不聽呢?你聽的話,政府進一步認為你限量炒作,擾亂金融秩序,要求你和ETH一樣修改2100萬上限,不限量發行,你聽不聽呢?

就算政府不來找你,你就剩下幾十個節點,黑客隨便就可以發起一次DDOS攻擊,癱瘓你整個網絡,你一個號稱世界貨幣,結果誰來都能搞趴下你,這不是笑話嗎?

所以說,BCH這樣適中的,不超過網絡硬件承載能力的區塊大小才是適合的,中國人的“過猶不及”和“中庸之道”,是有大智慧的。

②社區精神:理性務實

理性務實很簡單,首先是不睜著眼說瞎話,比如像Core那樣,一邊說要降低每個節點對電腦的要求,全節點要便宜,讓樹莓派也能跑全節點;一邊又說每筆交易貴沒問題,每筆交易幾千塊錢手續費沒問題。

第二是目標要明確,就像鄧小平的貓論,不管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BCH的目標是成為世界貨幣,那隻要在去中心化的前提下,能提高用戶數的改進,就是好貓。所以社區對發展方向的分歧小,一個改進,用能不能提高用戶數來衡量,這是個客觀指標,社區容易達成一致意見。

③基礎架構:分層設計,主鏈交易&側鏈智能合約,互不干擾

中本聰留下的基礎架構是很先進的,在這個基礎架構上能達到很高的每筆交易性能。例如ETH現在每10分鐘累計的區塊大小還不到1M,普通電腦跑BTC的1M區塊很輕鬆,但現在普通電腦已經跑不動(不到1M的)ETH全節點了,這就是因為比特幣基於UTXO的設計機制,比ETH的賬戶機制要優秀。

BCH在比特幣的基礎上,使用了分層設計,主鏈跑交易+存儲側鏈數據,主鏈節點只存儲,但不執行側鏈的智能合約等數據,所以主鏈節點的需求低。側鏈節點只跑自己感興趣的智能合約數據,你這個智能合約我用不到,我就不用跑,不像ETH那樣,每個節點要把所有智能合約都跑一遍,所以側鏈節點需求也低。

因此BCH的容納能力比ETH更大,ETH現在已經擁堵了,BTC也擁堵了,BCH未來能承載BTC和ETH擁堵溢出的用戶,並靠滿足用戶需求,逐漸地積累自己的用戶,達到良性循環。

2、在BCH分叉BSV的算力戰中,您為什麼支持BCH?您怎麼看待BSV和BCH的分歧?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BSV的一些發展主張是怎麼來的。CSW看起來是BSV社區的領袖,但其實CSW只是一個棋子,比如CSW名義上是Nchain的首席科學家,但CSW在Nchain,Coingeek等BSV的一系列公司裡都沒有股份。BSV的大老闆,和主要的資金提供者,是CSW背後的賭場大佬Calvin Ayre。

召南寫過兩篇文章,把CA資本佈局的前因後果都說得很清楚了:

《賭場大佬Calvin Ayre的資本佈局》http://t.cn/EGpFuY3

《Calvin Ayre團隊的來龍去脈》http://t.cn/EqHRr51

所以,Calvin Ayre的最終目標是通過Coingeek從加拿大股市上賺錢,Coingeek自己研發礦機、自己挖礦、控制BSV這條鏈,又有CSW這個“澳本聰”作為噱頭,還是有故事可講的。

所以BCH分叉BSV這件事,是Calvin Ayre整個資本佈局中的一步,並不是因為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發展方向分歧,而是因為Coingeek需要控制BCH,如果不能控制,那就分裂出一條自己能完全控制的鏈,整個事情是有計劃有預謀的,例如bitcoinsv.org註冊日期是2018年07月02日,bitcoinsv.io是08月16日,時間早於CSW開始向ABC開炮的時間。

CSW的目的是從BCH分裂出BSV,所以他首先必須欺騙社區他的目的不是分裂BCH,否則社區就沒人支持他了,所以他就一直欺騙社區說“fork,no split”,他要分叉而不分裂,欺騙說BCH最後不會分裂成兩個幣,當然最後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

其次,CSW必須極端化他的很多主張,才能製造分裂,如果他提的是合理的主張,BCH又是一個理性務實的社區,那他就分裂不出去,他一定要提一些非常極端的主張,讓BCH社區不能接受,然後通過極端化主張煽動一部分社區成員,就像納粹做極端化宣傳煽動一樣,才能從BCH中分裂出去。

CSW提的極端化主張,例如:

①超級大區塊:

BCH主張大區塊擴容,那CSW怎麼辦呢?他就主張短時間要升級超大區塊,BCH 32M區塊夠用,又沒有超過網絡負荷,CSW就主張我現在就要升128M,明年升級再升128M行不行?不行,我現在就要升,並且我2019年還要升2G。

但結果呢?不要說2G了,100M區塊就已經超過現在的網絡承載能力了,BSV之後因為區塊過大,來不及在全網傳播,發生了多次深度重組。2019年4月18日那次,578640高度的128M區塊就導致了6區塊的深度重組,讓6確認都變得不可靠。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②鎖死協議:

一條鏈肯定要穩定協議,協議每次都大改,肯定對上面的開發有影響,CSW如果提穩定協議,那大家都同意,他就分裂不出去,那他怎麼辦呢?CSW就更極端地提,我要鎖死協議(set the protocol and lock it),甚至回到最初0.1版的比特幣上,這個就很荒謬了。

環境變化了,協議肯定也要變化,舉個例子如果0.1版的比特幣已經很完美,14天難度調整不是缺陷的話,BSV為啥不去掉BCH “不原味” 的DDA難度調整算法,換回14天難度調整呢?因為一旦BSV去掉了BCH的DDA難度調整算法,就會直接被大算力切來切去弄死。

③算力決定一切:

為什麼CSW會提算力決定一切呢?因為極端派當時在社區裡不佔優勢,但CA的coingeek部署了很多礦機挖礦,算力很大,所以他就主張用算力來決定一切,當然他當時不知道我的算力比他還多,這個事情我後面會說。

因為這些主張都是為了分裂而造出來的,不是自然發展出來,所以這些主張自己就會內部矛盾,例如CSW說協議要鎖死,又說算力決定一切,那如果算力決定大幅度修改協議,甚至決定增發2100萬的總量,那誰說了算呢?

為什麼我不支持BSV的發展路線呢?因為CSW這些極端主張都是為了分裂,有目的地提出來的,不管是超大區塊,鎖死協議,算力決定一切,實際上都無法實行,我當然不會去支持這些實際上無法落地的極端主張。

另外,這些極端主張,將來都會成為BSV發展的沉重負債,要按這些極端主張發展吧,實際上做不到,要修改這些極端主張吧,當時被這些極端主張煽動的社區成員肯定就不幹了,那你說BSV還怎麼發展呢?

3、您怎麼看BCH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行情走勢?

首先,我們要知道,貨幣的規模效應是非常巨大的,BTC有著所有加密貨幣中最大的規模、最長的歷史、最高的品牌知名度。哪怕是走錯了路線,BTC也依然有巨大的前進慣性。光是吃之前用戶數快速增加時的老本,也足以讓BTC延續至少幾年的輝煌,但老本吃完以後呢?我們不知道。

我們唯一知道的是,上一輪牛市出現的一筆交易手續費幾千元,下一輪牛市將出現的一筆交易幾萬元一定走不通。高昂的手續費,長時間交易不能確認,一定會讓痛苦的用戶考慮 “誰的路線才是正確的?” 進而為BCH注入大量的注意力和流量。

BCH靠著BTC擁堵注入的天然流量,再加上BCH理性務實的發展路線,主鏈側鏈分層分離的技術架構,可以預期BCH將得到很好地發展,不管是想要交易的用戶,想要跑智能合約的用戶,都能滿足需求而不會像BTC和ETH一樣,被擁堵所困惱。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這張圖是BCH的總體路線圖,分擴容性,可用性,擴展性三個方面:

① 在擴容性上,BCH目標是滿足全世界人口的交易需求,BCH最後也會有很大的區塊,但區塊的擴大是隨著用戶增長和技術進步逐步增加的,不會超過網絡硬件的負荷,不會出現今年就要上2G區塊這種不切實際的噱頭。

② 在可用性上,BCH將通過預共識等技術,改進區塊的確認時間,最終達到3秒即可完成確認,並且交易費永久低廉,不會出現BTC那種天價手續費。

預共識這個技術我簡單說一下,它有點類似於DPOS,由節點來確認交易,所以確認時間很快,3秒就能完成全網確認。但和DPOS不同的是,節點的權重是由算力決定的,也就是說交易實際上還是由礦工確認,只是礦工先做了一個提前預告。全網的礦工節點會按算力投票,完成某筆交易的預確認,一旦預確認後,全網算力就會保證這筆交易,一定被打包到下一個區塊中。

當預共識完成後,BCH將擁有遠超過BTC的“最佳貨幣”體驗。

③ 在擴展性上,BCH將通過第一層主鏈操作碼,和第二層外掛側鏈的兩種方式,滿足用戶對可編程貨幣和智能合約的需求。

例如在之前BCH分裂出BSV中引發爭議的DSV操作碼,現在已經在BCH上有廣泛的使用。之前所有的場外交易平臺,因為要做交易仲裁,所以用戶都要先把幣充值到平臺裡,才能進行交易,這樣不僅有交易所被竊、跑路的風險,用戶還要做KYC身份驗證。

但BCH上的local.bitcoin.com是唯一一個用戶不用充幣的平臺,平臺並不持有幣,那平臺怎麼做交易仲裁呢?就是靠DSV操作碼,平臺可以對DSV操作碼輸入仲裁結果信號,決定交易的幣是給買方還是賣方,這解決了場外交易平臺的一大痛點。

這就是BCH進化和擴展性上的優勢。

再說一下BCH未來的行情走勢吧,可能很多人還是最關心這一點。

首先,總市值小的幣種,因為盤子輕,所以在牛市的漲幅倍數,往往是大於大幣種,例如上一輪16-17年牛市中,BTC從最低900漲到13萬,漲了150倍,而LTC從最低5元漲到了2500元,漲了500倍,大於比特幣的漲幅。

當然小幣種更大上漲幅度的風險是,小幣種容易消失,例如2013年牛市排名前20的小幣種,到2017年很多都看不到了。但BCH沒有這個風險,因為BTC沒有解決擁堵問題,所以在下一輪牛市中,BCH作為BTC擴容之爭的產物,還是會有很高的關注度。

在上一輪牛市中,BCH在剛分叉後,從BTC 5%的價格開始,最高衝到了BTC的50%價格,這反映了市場對BTC錯誤路線的恐懼,當然當時BCH才剛發展,底子還很薄弱,這個價格肯定不能長期維持。後來BCH長時間處於BTC 10%~20%的價格,一直到BCH BSV分叉後,才大幅崩盤到現在的3%~6%之間。

因此,BCH從現在BTC 3%的價格開始,可以預期到下一輪牛市頂部,BCH將跑贏BTC,有可能達到上一輪牛市長期維持的10%~20%的位置,至於20%以上,將進入BCH翻盤階段,不可預測因素太多,不做預測。

因此BCH不管是從投機還是投資角度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目標。

圓桌問題:

兩位both:

1、BCH和BSV社區,都認為自己是繼承中本聰的最原始的想法,那麼最原始的想法是什麼呢?

中本聰最原始的想法很簡單,就寫在白皮書標題上:《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本聰把比特幣作為電子現金來設計,比特幣的目標是成為世界貨幣,成為這個世界上人人都使用的貨幣。

比特幣將實踐哈耶克《貨幣非國家化》的理想,在互聯網為人類帶來全球信息自由流通後,我們希望比特幣為人類帶來全球貨幣自由流通。

我們希望比特幣能成為世界貨幣,為人類帶來貨幣自由,讓人民持有的貨幣不被濫發貶值、不被國境阻擋、不被掠奪(印度廢鈔事件)。

我們希望比特幣能幫助全球17億沒有銀行賬號的人,而不是成為一筆交易手續費需要幾千幾萬元的怪胎。

我們希望完成中本聰最初的理想,而不是讓比特幣成為少數人囤積居奇、吸血財富的工具。比特幣如果成為囤積居奇的工具,在短期內可以讓一些人賺錢,但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沒有幫助,並從長期上來說,也將和集郵一樣,因為用戶數過少而崩盤。

2、作為BTC分叉BCH的主要見證者,當時主要原因是什麼,現在看您認為是否正確?

我為什麼在BTC分叉BCH中支持BCH,主要原因在專訪1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BTC無法完成中本聰關於電子現金,關於世界貨幣的理想。

從現在來看,擴容派在擴容之爭中的預測也一一實現,包括牛市的超級大擁堵,SW只有微弱1.2MB的擴容效果,閃電網絡從技術上和經濟模型上無人使用等,BTC現在已經像上一輪牛市初期一樣,開始出現了擁堵。因此我現在看,依然堅定地認為擴容是對的。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3、作為BCH分叉BSV的主要見證者,當時主要原因是什麼,現在看您認為是否正確?

我為什麼支持BCH,在之前專訪的第二問已經說得很清楚了,BSV為了製造分裂,將一些主張極端化,而這些極端化主張,是無法實現的。

對當時的過程,我想談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CSW到底有沒有中本聰的100萬幣。

首先,CSW不是bitcointalk.org論壇上發言的中本聰,我想這點就算是BSV社區,也是承認的,兩個人的性格差距非常大,中本聰話說得很理性務實,謙遜,例如中本聰會說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中本聰並不否認比特幣失敗的可能。

而CSW的話說得很滿,很張揚,引用一下吳忌寒一個很形象的評論: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還有例如論壇上的中本聰採用了大量的方法來隱藏自己,至今哪怕國家機器出動,FBI出動,也查不出論壇上的中本聰是誰,而CSW則主動聲稱自己是中本聰,這兩種行事邏輯是矛盾的。

但有一種可能性不可忽略:中本聰是一個團隊,CSW是團隊中一員,但不是在論壇上發言的那個人。這點由於在擴容之爭中得到了Gavin的背書,因此也有一定可能性,之前BCH社區接納CSW,也是出於這種可能性:中本聰團隊的其他人可能已經死了,只剩下CSW持有中本聰的100萬幣。

Gavin的背書,後來我瞭解到了驗證過程,也產生了懷疑,驗證是在一臺新買的筆記本上進行的,CSW一開始驗證失敗了,後來反覆重試了很多次,才成功,CSW解釋說一開始忘了加引號。但新筆記本在接入網絡,插入U盤後,有很多的攻擊方法,因此一開始驗證失敗,後來驗證成功,是有很大疑問的。

因此,所有人最關心的本質上並不是CSW到底是不是中本聰,而是CSW到底有沒有持有中本聰的私鑰,中本聰的幣。

而經過算力戰後,我可以確定CSW幾乎不可能持有中本聰私鑰,這要講一下算力戰當時發生的一些事情。在算力戰中,雖然比特大陸的兩個礦池總算力最大,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戶的算力,比特大陸只能用自有的少部分算力參加。而萊比特礦池(BTC.TOP)則正好相反,我們是一個做挖礦屯幣的集團,礦池基本上是一個私池,裡面大部分是我和股東、合作伙伴的算力,其他用戶的算力很少,所以萊比特能動用的算力是最多的,大概4500P,超過了BSV陣營的約3000P算力。

所以當時的計劃是比特大陸出大部分資金+少部分算力,萊比特出大部分算力+少部分資金。但在算力戰前夕,Bitcoin.com的Roger卻過來找我,說要租我的算力,我問他為什麼,他說CSW欺騙了他,本來承諾給他出示私鑰,但卻食言,所以他要找我租算力把CSW按在地上摩擦。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所以最後結果,就是大家所看到的:Roger出了算力戰的大部分資金,比特大陸和我出了小部分資金,我出了算力,把CSW按在地上摩擦:)

而CSW因Roger的 “背叛” 非常憤怒,還寫了一封信大罵Roger,裡面 “你本來是可以看到證據的”,雙重證據了Roger說CSW會給他看簽名。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憤怒本質上來自什麼?來自無能為力,來自CSW根本無法向Roger出示簽名。

語言會欺騙,而利益不會,

語言會欺騙,而利益不會,

語言會欺騙,而利益不會,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如果CSW真的有私鑰,那在BCH分裂BSV這麼重要的事情上,他就應該給Roger出示私鑰,以爭取Roger的支持。CSW給3個人出示過簽名,給Gavin出示過,甚至還給一個傳記記者出示過,他沒有理由在算力戰中不給Roger出示。所以在算力戰後,我就確信CSW沒有中本聰的私鑰。

在最近的關於DK訴訟案的庭審中,CSW也進一步被法庭發現,他號稱存儲了中本聰幣的鬱金香信託,信託裡面的一個公司,註冊日期居然比信託成立時間還晚,這就是造假不小心出了馬腳,這進一步證明了CSW沒有中本聰幣。

自由互動時間,10分鐘​

我想問CSW先生幾個問題:

1、BSV主張要使用2G的區塊,那將只有少數大型服務器可以運行節點,在BSV只有很少的節點後,怎麼面對政府對這些少數節點的監管,或者黑客對這些少數節點的DDOS攻擊。

2、您主張恢復到0.1版本,並鎖死協議,那為什麼不刪除0.1版本沒有的,BCH加入的DAA難度調整算法?

3、您同時主張“鎖死協議”和“算力決定一切”,那在算力決定大幅修改協議後,您支持哪邊?

4、網絡上有很多人揭露您偽造中本聰的造假行為,例如:

網頁快照工具web.archive.org可以查證:

2014/06/02[3]之後,2015/05/25[4]之前的某個時間點,CSW在其2008/08/26發表的《Tonight》中增加了一句話:“I have a cryptocurrencypaper out soon. Twenty years. Triple entry book keeping. BDO was good forsomething.”(暗示將要發表白皮書)。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在最近的DK訴訟案庭審中,鬱金香信託公司裡的註冊時間,晚於鬱金香信託開始的時間

4、您曾問過為什麼在銷燬(burn)地址中使用 X 而不是 0。中本聰發明了用於這些地址的 Base58 編碼模式,中本聰特意去掉了看起來相似的數字和字母,比如零和字母 O,以避免混淆。為什麼您會不瞭解中本聰發明的Base58 編碼?

https://www.reddit.com/r/btc/comments/9apx40/professor_technobabble_wondering_why_there_isnt_a/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文字版」幣看1對1 第一期:CSW vs 江卓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