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載隱姓埋名,致敬民族脊樑,“氫彈之父”于敏

于敏,核物理學家,1926年8月16日生於河北(現天津市)寧河。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曾任該院副院長。

28載隱姓埋名,致敬民族脊樑,“氫彈之父”于敏

在我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我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4年獲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85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28載隱姓埋名,致敬民族脊樑,“氫彈之父”于敏

1960年底,在錢三強的組織下,以于敏等為主的一群年輕科學工作者,悄悄地開始了氫彈技術的理論探索。這次從基礎研究轉向氫彈研究工作,對於敏個人而言,是很大的損失。于敏生性喜歡做基礎研究,當時已經很有成績,而核武器研究不僅任務重,集體性強,而且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光明的學術前途,隱姓埋名,長年奔波。從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嚴格保密的。

28載隱姓埋名,致敬民族脊樑,“氫彈之父”于敏

于敏沒有出過國,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進行理論探索。從原子彈到氫彈,按照突破原理試驗的時間比較,美國人用了七年零三個月,英國四年零三個月,法國八年零六個月,前蘇聯四年零三個月,而中國用了2年8個月,速度之快讓許多國家認為這是個奇蹟。。

主要一個原因就在於計算的繁複。而當時中國的設備更無法可比,當時僅有一臺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並且95%的時間分配給有關原子彈的計算,只剩下5%的時間留給於敏負責的氫彈設計。于敏記憶力驚人,他領導下的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四年中,于敏、黃祖洽等科技人員提出研究成果報告69篇,對氫彈的許多基本現象和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

28載隱姓埋名,致敬民族脊樑,“氫彈之父”于敏

在研製氫彈的過程中,于敏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1969年初,因奔波於北京和大西南之間,也由於沉重的精神壓力和過度的勞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試驗和大型空爆熱試驗時,他身體虛弱,走路都很困難,上臺階要用手幫著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熱試驗前,當於敏被同事們拉著到小山岡上看火球時,已是頭冒冷汗,臉色蒼白,氣喘吁吁。大家見他這樣,趕緊讓他就地躺下,給他喂水。過了很長時間,在同事們的看護下,他才慢慢地恢復過來。由於操勞過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現場幾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慮到于敏的貢獻和身體狀況,才特許已轉移到西南山區備戰的妻子孫玉芹回京照顧。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體很難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見他氣喘,趕緊扶他起來。不料于敏突然休克過去,經醫生搶救方轉危為安。後來許多人想起來都後怕,如果那晚孫玉芹不在身邊,也許他後來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後,于敏顧不上身體未完全康復,又奔赴西北。由於連年都處在極度疲勞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車上開始便血,回到北京後被立即送進醫院檢查。在急診室輸液時,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28載隱姓埋名,致敬民族脊樑,“氫彈之父”于敏

之後,于敏由於身體的原因逐漸退出研究領域,卸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轉而以“顧問”的身份繼續為中國的核物理事業提供寶貴的諮詢和建議。

28載隱姓埋名,致敬民族脊樑,“氫彈之父”于敏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極高的榮譽紛至沓來,于敏一如既往保持著謙遜。他婉拒“氫彈之父”的稱謂。於家客廳高懸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他說,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