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灰精神”,活成了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相信大家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這就是大明王朝一等一的忠烈之臣,偉大的民族英雄于謙的《石灰吟》。

每每讀到那一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就會令我們想到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比如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再比如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等。

於是,後來很多人在讀《石灰吟》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把它歸於此種情形之下,認為這是于謙寫於北京保衛戰期間或者是在他含冤入獄被害之前,是一首絕命詩。然而這首詩是于謙在路過一座石灰窯時有感而發,那一年,他只有十七歲。

于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灰精神”,活成了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其實在我們細細品味之下,《石灰吟》更像是一種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而不僅僅是慷慨激昂的豪言壯語,所以我個人認為:悲壯的死去並不難,難的是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寫到這兒,突然使我想起了方孝孺的《豫讓論》,他在文章中大加鞭撻豫讓沒有在智伯活著的時候盡心輔佐,而是等智伯死了才去為他報仇,這又有什麼用呢?實乃譁眾之舉,結尾連用兩句"何足道哉"來表達自己的不屑。然而可笑的是,方孝孺也沒能輔佐好建文帝,臨了還大呼"便十族奈我何?"連累無辜人遭難,最終活成了自己所討厭的樣子。由此可見,明事知理是一回事,實際踐行又是另一回事,能把二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實在是不容易啊!

這一點,于謙做到了,他用自己傳奇而又偉大的一生,完美的詮釋了這種"石灰精神"。

于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灰精神”,活成了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一、 為政地方,體恤民生,為民請命。

于謙在河南、山西做巡撫的時候,不辭辛勞的考察吏治與民生,每逢有大小的災禍,都會據實上奏朝廷,史載"謙至官,輕騎遍歷所部,延訪父老,察時事所宜興革,即俱疏言之。一歲凡數上,小有水旱,輒上聞。"而且他還修繕堤壩,植樹鑿井,使"道無渴者","盡奪鎮將私墾田為官屯,以資邊用",使得他在地方的名聲遠播,就連一度活躍於太行山的盜賊都因懼憚他的威名而藏匿了起來。

最能體現於謙愛民的舉動便是他能夠奏請朝廷發放官糧來幫助貧困的百姓,使他們能夠渡過難關,不至於挨餓受凍,等他們有了餘糧之時再還給國家,並且"免其老疾及貧不能償者"。當山東、陝西等地發生災情,流民肆起之時,他發放河南、懷慶的積糧賑災,並且給予他們田地與耕牛,不至於流離失所。

于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灰精神”,活成了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如此的勤政愛民,難怪在於謙遭到陷害入獄之時,會有數千民眾聯名為他伸冤,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此愛民的好官,老百姓能不喜歡嗎?

二、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把守九門,抵禦外辱。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尋釁滋事,率兵進攻大同,邊關告急。明英宗朱祁鎮在奸宦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的反對,御駕親征,結果50萬明軍精銳被也先的五萬軍隊所敗,盡喪於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就連朱祁鎮也被也先俘虜,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土木堡之變"。隨後,也先挾英宗率兵向北京殺來,大明王朝遇到了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于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灰精神”,活成了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消息傳來,京師震恐,大臣們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侍講徐珵(後改名徐有貞)更是以星象有變為由力主南遷避禍。面對這種荒唐的言論,時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謙挺身而出,厲聲言道"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此時監國的郕王朱祁鈺聽從了于謙的建議,便命他全權處理防守北京的事務。然而此時,明軍精銳盡喪土木堡,京無可守之將,老弱病殘不過十來萬,于謙就把拱衛兩京與河南的備操軍,還有沿海的備倭軍調到了北京,經過周密的部署,城內才稍加安定,于謙便於此時被提升為兵部尚書。當也先兵臨城下之時,于謙親自掛帥,將軍隊列陣於九門之外,多次打退也先的進攻,也先見討不到便宜反而損兵折將,就退兵而去了。

危難時刻,于謙能夠挺身而出,力排眾議,並且以身作則,以大無畏的精神帶領城內軍民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化解了明朝建國以來最大的軍事危機,鞏固了國本,就連吏部尚書王直都感嘆"國家正賴公耳。今日雖百王直何能為!"于謙能被稱為偉大的民族英雄,名副其實。

于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灰精神”,活成了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三、 遭受陷害,身陷囹圄,慷慨赴死。

因為于謙的剛正不阿與雷厲風行的處事風格,得罪了不少朝中小人,其中尤以徐有貞與石亨最甚。因為嚴厲斥責徐有貞的南逃行為,致使他多年不得重用,不得以化名才能復出,石亨更是因為軍功與推薦于冕(于謙之子)之事遭到于謙的斥責,便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當"奪門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復辟為帝,這些小人便開始了對於謙的構陷行動,說于謙在北京保衛戰之時並沒有什麼大功,說他不顧上皇的安危,阻撓也先的求和,意欲害死上皇,更是不忠不義之人等等,於是于謙便被關進了監獄。後來很多正直的大臣為于謙進行申辯,于謙卻坦然笑道:"亨等意耳,辯何益?",最終毫無怨言,慷慨赴死。

于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灰精神”,活成了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其實于謙的悲劇早在他勸朱祁鈺迎回英宗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難道他不知道這將是自己以後最大的威脅嗎?然而於謙最偉大的地方正是在於此處,他若為了個人的安危完全可以讓英宗老死於國外,在"奪門之變"發生時,手握重兵的于謙完全可以將事件平息,此時他若做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想必也不是什麼難事,然而他並沒有,明知這些事情會危及到自身的安危,可他還是選擇了默默承受,以此來保全自己的忠義。

于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灰精神”,活成了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四、清正廉潔,兩袖清風。

想必于謙死後,奉命去抄他家的人心裡肯定是暗爽到內傷了吧,以為能從於謙的家中查抄出大量的金銀珠寶,自己還能撈點外快,然而他們失望了,當他們進入于謙家中之時,發現的是陳設簡單樸素,可謂是家徒四壁,史載其"及籍沒,家無餘資"。

當他們將一個上了鎖的箱子打開之時,竟然發現全都是皇帝的賞賜之物,也不過是一些蟒衣、劍器而已。這要是擱別人,早就將這些賞賜拿出來顯擺,裝點門面了,然而於謙卻是如此的低調,不居功自傲,其人品的正直可見一斑。

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是身為兵部尚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居功至偉的于謙卻是如此的艱苦樸素,清正廉潔,可敬!可佩!可畏!

于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灰精神”,活成了他自己喜歡的樣子


生性剛直的于謙不怕粉骨碎身,將這一腔熱血奉獻給了國家;他一生清正廉潔,將這無暇的潔白留在了人間。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完美的詮釋了"石灰精神",他的事蹟還會繼續流傳下去,他的精神還會感染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