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的戲劇人生。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的戲劇人生。

在歷朝歷代帝王中,我對李煜的喜愛最深,只因他身為君王卻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他是一個純正的文人,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因為他既沒有明君雄才大略的才智,也沒有昏君玩弄權勢的本領,更沒有五代梟雄那種吞併天下的氣概。他只是一個簡單的文人,他最大的理想也僅僅是攜二三美人,遨遊山水之間,與四五文士,論道青天之下。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公元959年,他的兄長當時的太子李弘冀殺死其叔父李景遂(在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件事,李璟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終及弟,將李景遂立為皇太弟。)如果只是這樣李煜仍能繼續做一個逍遙王爺,但在李景遂死後不到3個月後,不滿三十歲的太子李弘冀竟然暴卒而亡。李弘冀死後,李璟欲立李煜為太子,當時有大臣勸諫“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李璟不納,立李煜為太子,這才開啟了李煜的戲劇帝王生涯。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的戲劇人生。

公元961年,李璟駕崩,25歲的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是為南唐後主,從這時李煜的戲劇人生正式開始。李煜僅僅當了十年的南唐帝王,公元971年,在北宋強大軍事實力威脅下,李煜在恐懼上表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在這十年帝王生涯中,李煜沒有什麼政治軍事功績,只是一味地享受祖宗基業,甚至更加親信“南唐五鬼”,任由他們迫害忠良,自己則是夜夜笙歌,紙貴金迷。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的戲劇人生。

到公元976年正月,李煜連江南國主也沒得做了,國家破滅,以俘虜之身被壓送京師,被封為違命侯,軟禁在京師。如果僅僅是這樣也不算太差,可嘆,同年太祖駕崩,太宗繼位。太宗為人猜忌,沒有太祖的心胸寬廣,更可悲的是,太宗看上了和李煜相依為命的小周後,讓其進宮侍寢。李煜在三年“日夕以淚洗面”的囚禁生活,受盡屈辱,嚐盡辛酸,在其42歲生日那天寫出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賜毒酒千機引毒死了李煜。

李煜的悲劇始於其父兄的去世。父親的去世,讓他失去了依靠。兄長的去死,讓他被推上了皇位。他從太平王爺搖身一變,成了亂世君主。這種情況在五代這個亂世並不是獨特的,命運總是驚人的相似。後唐莊宗李嗣源去世,其子李從厚被推上了皇位,能力平庸的李從厚和紙醉金迷的李煜能登上皇位的原因何其相似,同樣是能力出眾的兄長早亡。李嗣源富有英姿的長子李從璟,和李璟雄才出眾的長子李弘冀,都是英年早逝。還是朱溫的長子,朱友裕。石敬瑭的長子,石重貴。這些原本都有著足以成為明君統一天下能力被寄予厚望的好兒子們,卻都一個個英年早逝。最後繼位的全都是或懦弱無能或平庸無力的人。只能讓人感嘆,世事無常,造化弄人!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的戲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