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萬才算中產,沒房沒車算不算一項原罪?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19胡潤財富報告》,報告指出:

“中國大陸中產家庭數量已達3320萬戶,其中新中產1000萬戶以上。北京是擁有最多中產家庭的城市,其次是上海。北京、廣東和上海這三個省市的中產家庭數量共佔全國(除港澳臺)的50%。按區域來看,華東地區的中產家庭規模最大,佔全國四成以上,達1489萬戶。”

那麼問題來了,中產家庭的標準是什麼呢?

今天,20萬才算中產,沒房沒車算不算一項原罪?

通常劃分標準有兩個:一是職業,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

有網友認為:年薪不超過20萬,都是“窮人”。因此20萬是中產的“門檻”,此外,也有網友認為在生活的城市有房有車、沒有債務、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只有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達標,才能算得上中產。

在支出上,假如10%用於必要支出、90%來浪費,那再開心不過;假如反過來90%是必要支出、10%來浪費,那幸福感可能就低到塵埃裡了。

今天,20萬才算中產,沒房沒車算不算一項原罪?

看到這裡,深深感覺拖了後腿的我似乎又被焦慮附體,是不是人到一定的年齡,必須擁有標配的一切,才能自信地活著?

最近,知乎上的熱榜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

4000多萬的搜索量,其實我很納悶,平庸的定義是什麼?誰又來定義平庸呢?

成績不好?學歷不好?工作不體面?還是收入太一般?才讓這位家長髮出這樣一聲嘆息和接近絕望的提問?

今天,20萬才算中產,沒房沒車算不算一項原罪?

如果孩子自己覺得沒問題,日子過的還可以,何必用主觀的“失望”加在孩子身上呢?

人的貧困感來自於自己的鄰居和連襟的目光“,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如果孩子自己也對自己失望,那麼家長應該給予的,應該是支持和鼓勵,採取一些改變現狀的措施,避免“習得性無助”,否則,精神氣沒了,其他東西也很難再有了。

今天,20萬才算中產,沒房沒車算不算一項原罪?

今天,成年人20萬才算中產,很多中國人身上都揹負了太多的東西,用物質來衡量一個人的“成色”如何成了最有“效率”的一個選擇,只是被這些標籤和條條框框束縛了太久,我們何時才能做一個真正“自由”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