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相聲有新人》博士夫妻怒懟郭德綱?


這篇回答的第一段,是與禮貌相關的文字。

各位可以對照視頻感覺我說的對不對,如果我說錯了,請各位斧正。

禮貌可以表現在語言及行為的各個方面。

說話的邏輯重音:南李博士在說“郭老師好”這四個字時,邏輯重音在“郭”字上,並有一個明顯向上的挑音,其戲謔意味十足;而“先自我介紹一下”重音在“自我”而非“介紹”,語言中想強調自己的身份,這一點在介紹自己及其配偶的時候也尤為明顯,對“我”和“她”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同。【後面強調”博士“之類的問題不再贅述】

手勢:以手指人為極不尊重的行為,我國正規教師都被要求不要以食指指向學生而以整個手掌指尖方向指向學生【此行為請結合那句戲謔的“郭老師好”】【後面手指指觀眾不再贅述】

語言敏感:儘量少使用可能在常規語境下導致誤解的語言,即便面對一個玩笑。郭德綱說“那你讓我認識認識”可以作為一個隨口的玩笑,但回應以“那我讓你認識認識”這句話,即便認為是對玩笑的回應,也是不合理的,其道理等同於:前面發言的人可以說“我是拋磚引玉”,但後面上臺的人不能說“磚下去了,我玉上來了”,這本身極不禮貌,更何況本身就是一句帶有威脅恐嚇意義的話。

尊重他人知識水平:“我估計您能看懂這本差不多”這句話本身沒褒貶,如果在不同的環境下也許很合適,但就視頻中看,其潛臺詞在於“其他兩本你看不懂”,這種心態就是極大的不尊重,網絡流傳書上的字也驗證了我這一觀點。為什麼選擇郭德綱來送這三本書?因為他有業內地位和話語權。為什麼對方“看不懂”還要送?打倒權威或者征服權威實現自己的存在感或理想。【這裡要指出,不僅僅是不尊重,而且有自身行為邏輯上的矛盾:”給應該看懂的人看“和”這個人看不懂“之間展示了他思想和行為模式存在的問題。好在”您千萬別撕了“帶著一點可以解釋為自知之明的盲目自信】。

尊重他人名諱:普通觀眾對於于謙老師的稱呼一般沿襲郭德綱,“於老師”“于謙老師”帶著尊重感,“謙兒哥”帶著親切感,如果說正音說“于謙”也沒有褒貶,但加上兒化音則完全不同。北方人共知的:只有帶著“小”意味的詞彙才可以用兒化音,對陌生人的名字帶上兒化音若非特定原因則就是明顯的輕視。【據傳此人為此向于謙老師道歉,但我覺得他需要道歉的很多】。

關乎身份的詞彙:“指點”在“您說我指點”這句話則本身就存在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除非長輩教育晚輩,否則對他人說“我指點你如何如何”本身就不禮貌,把自己放在了高人一等的位置上。

儘量不要用任何可能帶有表示類似於恐嚇或威脅意味的詞語:“等著”這個詞如果用在應對他人玩笑意味的話時,既不尊重又帶著跋扈。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教育能給他帶來這樣的下意識反應。如果其只是詞語用錯,而其想法在於“等一下”,那我只能說這個人對漢語太不敏感了【上述很多條都可以這樣看】。

口頭語:“我跟您說”,這話我喝醉了之後特別愛用,尤其是對對方的話題不感興趣一味想表達自己的時候,其實質就是不關注對方所表達的一切。

語言邏輯:“咱們說點高級的行麼”,暗示相聲低級。【大概只有舊話相聲才高級吧,這人大概是來反三俗的】。

辯論語氣:“我倒反而要問你一句”我懷疑這一句後面被截掉了,語義有缺失但這個語氣是挑釁的。

搶話:參見”你是因為來的時候你就覺得你是冠軍了“之前之後和”我跟您說“時的反覆嘗試打斷。

質疑公正性:”您不讓我們過是嗎?“雖然節目組樂見此結果,但我依舊認為在沒有穩妥黑幕的狀況下任何人沒資格說這個話。【就算謝金沒有任何新東西,這輩子指著一塊活吃飯相聲水平也比此刻的南李博士高出半個珠穆朗瑪峰,剩下那一半百分之六十我給北李博士和大牙等一眾新內容相聲節目創作演出者,百分之四十給郭德綱】。

放狠話:”咱們走著瞧“,我就不多說啥了,類似的話大家都聽過的“放學後別走”。


如何評價《相聲有新人》博士夫妻怒懟郭德綱?


如何評價《相聲有新人》博士夫妻怒懟郭德綱?


我是個並不介意發表個人言論的人,反正對錯一笑置之,但是面對一個放狠話型的博士,我還是算了吧:看狀況此人進了實驗室能搞研究,出了實驗室能搞笑,上了臺能搞事情,有配偶說明能搞對象,這樣的人惹不起啊,我還是匿名了吧。


這個回答的第二段,我想說當今郭德綱的矛盾。我希望衝著後面的內容,有人能給我幾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