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荒野》:行走,也許只為了在荒野般的人生裡蓬勃的活著

你可曾想過,旅行的意義嗎?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每個人都能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我想對大多數人而言,旅行意味著尋找自我、放下過去的包袱、和未知的景色相遇、看看這個世界不同的樣子……但是,很少有人想在旅行中忘記自我。


很多人從“我”出發,試圖在旅行中找回那個遺失的自己。但是有這樣一個人,卻巴不得立刻忘記自己的一切。


而這,也是我今天想要介紹的電影——《涉足荒野》

《涉足荒野》:行走,也許只為了在荒野般的人生裡蓬勃的活著


01、關於《涉足荒野》


《涉足荒野》改編自謝莉爾.斯瑞德的同名作品,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是作者的人生縮影。在經歷了父親的酗酒、母親的病逝以後,謝莉爾選擇用毒品和濫交幫助自己擺脫現實和痛苦。生活上的頹廢與墮落,讓謝莉爾的婚姻生活遭遇觸礁。然而,卻在這樣一個灰暗的時刻,謝莉爾無意間發現了一本關於太平洋山脈遠足的書籍,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她的人生。於是,她決定用一場1100公里的旅程讓自己忘掉一切。


電影的核心是“徒步”,而這也恰恰成為了電影中最難呈現的部分。參與過徒步的人應該都明白,無論心裡如何波濤洶湧,在行走的那一刻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但是,將這類題材用電影呈現,如何避免單一、枯燥,讓觀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甚至忘記進度條,可謂困難重重。


記得以前讀《一個人的朝聖》這本書時,故事中的主人公哈羅德同樣開啟了一段徒步之旅。但是,從文字中你可以讀出人物的心理活動,整個過程猶如身臨其境。但是針對《涉足荒野》,如何用電影語言將人物的心理進行細膩呈現呢?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選擇用閃回的方式將女主角謝莉爾的一生遭遇進行展示。整段旅途就只有謝莉爾和她一人高的揹包,一路上也並沒有過多驚險的片段,所有的困難只是如何在荒野中不捱餓、怎樣避免被蛇咬到或者咬了應該怎樣處理、遇到其他路人應該如何尋求幫助而不至於被對方佔便宜……這些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困難,卻給這部電影增添了代入感,讓你對人物的內心有了一次深刻的理解。


02、和其他作品的區別


這部上映於2014年的電影,並不是唯一一部展現“徒步”題材的作品,類似題材還有2007年上映的《荒野生存》、2009年上映的《徒步旅行隊》、2010年上映的《回家的路》等。但是這部電影的特別之處是,女性視角下的自我救贖。

你會從這部電影裡清晰的感覺到一個女人的放逐與迴歸,而這同時也意味著很容易被別人看做是一個女文藝青年的“找尋旅行的意義”這類俗套故事。我想,如果真的沉下心去看這部電影,你根本看不到多少和“意義”有關的東西。


謝莉爾的一切領悟都是在旅途中完成的,並不是為了尋找意義而開啟徒步。事實上,她恰恰是希望拋下自己、拋下人生所以才踏上這段看上去並不理智的旅途。所以,這是導演的聰明之處,讓觀眾自己去發掘“意義”,而不是將一個現成的意義擺在那裡。


或許,這就是《涉足荒野》給我最深刻的印象。無論是女主角的情緒、還是經歷,你會有一種理解和包容。儘管你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的人,也許你也從來沒有經歷過類似的事,但是正因為導演抽去了很多意義、很多套話,才給了觀眾更多審視自己的機會。


我想,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不順、甚至是不幸。當這些天災人禍降臨的時候,應該抱怨、自暴自棄、墮落、還是勇敢上路?我想,誰也不會輕易作答。只有當疼痛真的降臨,才會有深入骨髓的感受。這也是我在看謝莉爾的徒步之旅時,最大的感受。她的經歷,讓每個正在遭遇不幸、或者沒有機會不幸的人,都能停下來想想自己。

《涉足荒野》:行走,也許只為了在荒野般的人生裡蓬勃的活著


03、謝莉爾帶給我的啟示


謝莉爾,很像那個被生活一拳擊倒的自己。


每次看這部電影時,我都在想如果沒有這次徒步旅行,她的生活會是怎樣的?是否還會一成不變?是否繼續淪為癮君子,最後成為人人避而不及的過街老鼠?


我想,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像謝莉爾一樣救贖自己。很多人,在看不到自己的“太平洋山脊”時就已經放棄。他們可能是你的朋友、可能是你的親人,也可能是和你同住一個小區,但是從未寒暄過的鄰居。


有太多人沒有機會拯救自己就已經跌倒在黑暗裡。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卑微的躺著也不願意站起來?


電影中的謝莉爾,在徒步的過程中先是買錯了酒精爐,導致吃了很多天的冷玉米粥。接著就是因為穿了不合適的鞋子,將腳趾磨得血肉模糊,在休息的時候不小心將鞋子掉落坡底。獨自跋涉20英里,卻沒有水喝……

《涉足荒野》:行走,也許只為了在荒野般的人生裡蓬勃的活著


有時候,可能就是這種看上去微乎其微的小事摧毀了一個成年人的意志。


而謝莉爾並沒有放棄,我想在那一刻,與其說她抱著尋求自我的心態,不如說她抱著求死的心態。然後,她也真正實現了“置之死地而後生”。


如果看完這部電影,你會發現這次徒步並未帶來什麼實際上的改變。但是,謝莉爾清楚的知道一切都不一樣了。


這種改變是,她真正意識到即使處於荒野之中,以應該蓬勃的活著。

我是 ,願意將生活中的詩意與苟且一一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