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選手生態:每天訓練14個小時 承受各方面壓力

CNN近日發佈一篇反映中國電子競技生態的專訪:據統計,如今中國的電競產業總價值已經達到了1000億元(140億美元)。全世界有1.98億電競粉絲,而其中有7500萬電競愛好者聚集在中國。在賽事方面,中國連續兩年拿下三個具有含金量的世界冠軍。

就像這篇報道的受訪者、RNG電子競技俱樂部的經理畢女士(音譯)所說的一樣,中國正在崛起成為電競世界的領頭羊。在如此龐大體量的產業,是無數俱樂部戰隊和選手用拼搏和汗水凝結出的碩果。他們用亮眼的操作和表現讓人們看到了電子競技獨特的魅力,創造出實體經濟價值,而獨自將所有苦澀和傷痛埋藏在暗處。

以下內容節選自CNN12月31日發佈的文章:

在北京RNG俱樂部的訓練基地裡,一些選手正在為2019年英雄聯盟世界賽做準備。訓練室裡佈滿了高級的電競設備、獎盃和私人紀念品。在鍛鍊或者吃午餐的時候,RNG的選手們就像其他的年輕人一樣有說有笑、打打鬧鬧。而當他們坐在他們的電腦前時,表情立刻變得嚴肅起來。

職業選手生態:每天訓練14個小時 承受各方面壓力

(2019年10月,RNG在德國柏林)

RNG的經理畢女士(音譯)展示了選手們滿滿當當的日程安排:他們一天訓練14個小時,七天不間斷。每位選手下午一點起床,先進行一個小時的單人練習,接著進行團隊訓練賽直到下午五點。

“打完訓練賽就吃飯,然後出去散步——他們需要鍛鍊身體。晚上七點開始下一輪練習,這一次將會和其他約好的隊伍進行對抗,直到十一點。接著選手各自開始自己單人的練習直到凌晨四點,去睡覺。”畢女士說。當被問道為什麼大家要訓練到如此之晚時,畢女士表示,之前的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所有的職業選手都按照這個作息。

同時,每個俱樂部還配備一名醫生和理療師,密切關注選手的健康,每天至少帶他們出門鍛鍊一次。在今年下半年的主要賽程開始前,這種習慣保持了三個月。畢女士說,這是一個嚴格的時間表,儘管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很好的適應。“我們的目的是贏得比賽,而不是玩。每個人都想贏,但同齡人之間給到的壓力也很大,所以在我們青訓中心註冊的一百個人中幾乎沒有人能通過審核,因為這真的很難。”

對於那些成功的人來說,回報是豐厚的。畢女士不願意透露戰隊薪水,但仍然表示,選手們除了可以獲得固定薪水,每年還有六位數的獎金。這不罕見,因為相比傳統職業體育,電子競技選手起步早,壓力大,對個人要求很高。24歲被認為是黃金年齡的分水嶺,超過24歲,就會被認為“老了”。而由於行業壓力大,大多職業選手都會選擇在24歲之前退役。

職業選手生態:每天訓練14個小時 承受各方面壓力

23歲的前職業選手嚴君澤已經退役,他於2014開啟職業生涯,到現在有五年時間,這五年改變了他對電競的看法。“過去的電子競技發展不如現在,人們都對它持持懷疑態度,但是今天電競已經能獲得家長的支持了。”

嚴君澤在談及自己退役的原因時表示,退役並非被迫,而是一種個人選擇。總的來說,他對電競的態度很矛盾,他坦然地承認電競有很多積極方面,比如為選手提供追夢的機會,但同時,作為一名職業選手,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很大的損害。他勸誡道:“這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好,如果你不夠出名,那會很迷茫,即使是找到新工作,但身體上的傷害也是不能避免的。而且如果名氣不夠大,還有可能喪失一些更好的工作機會,比如轉型遊戲解說。你會被人忘掉的,如果沒有任何成就,你很快就會被別人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