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氣口訣——清末文人閻敬銘《不氣歌》

閻敬銘(1817~1892),字丹初,陝西朝邑趙渡鎮(今陝西省大荔縣朝邑鎮)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進士,晚清大臣。閻敬銘理財有道,為官清廉耿介,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理財專家之一,有“救時宰相”之稱。

《不氣歌》原文: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病中他計,氣下病時無人替;

請來醫生把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倘若不消氣中氣,誠恐因病將命棄;

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不生氣口訣——清末文人閻敬銘《不氣歌》

不氣歌的由來簡介 閻敬銘是晚清重臣,他為官清廉,誠直耿介,有“救時宰相”之稱。

閻敬銘好生奇怪,問皮箱店的老闆怎麼回事,老闆說:“昨天有太監來吩咐,半月內不準開張做生意,若敢違反,將店砸爛。”閻敬銘無奈之下,只得讓親信到天津購買。沒想到半個月過去,毫無動靜,原來他委託的那個親信也被內務府用銀子買通,早已逃之夭夭了。


慈禧為了享樂,要修圓明園,可閻敬銘覺得國家正困難,還是以大局為重的好,他上折力阻,說“治以節用為本”。這讓慈禧太后很不高興,就罷免了閻敬銘的官職。後來,怕對天下臣民交代不過,又給他官復原職,可是閻敬銘覺得當這樣的官實在窩心,還不如眼不見心淨,便遞交辭呈,回老家養老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