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8000斤,一年收入幾十萬,榆黃蘑長出“黃金菜”

榆黃蘑又名金頂蘑、玉皇蘑、金平菇,屬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是我國東北林區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其色澤金黃、香味濃、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難得的食用菌和藥用菌。

營養價值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氨基酸含量尤為豐富;屬高營養、低熱量食品,長期食用,有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含量的功能,有滋補強壯的功能,用於治療腎虛陽痿和痢疾,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

牛人故事

近些年裡,種植菌類物質的人多了起來,它在市場中受歡迎的程度很大,其中的微量元素比較多,可以緩解著身體的亞健康狀態,讓機體更好的保健。

畝產8000斤,一年收入幾十萬,榆黃蘑長出“黃金菜”

王大哥在年輕的時候就來到了外面的大城市裡打工,在他從事著那些危險性大的工種,工地上很辛苦,他卻沒有絲毫的怨言。

在一次施工中,王大哥不慎從上空跌落,雖說及時送到了醫院,但身體還是沒有完全恢復,醫生告訴他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在妻子的勸導下,他將目光看向了農村中,希望依靠種植經濟作物致富。

起初,王大哥種植的是辣椒、西紅柿、西瓜等作物,隨著種植的人越來越多,一畝地的利潤也在逐步的下跌,行情不好的時候可能還會虧本。

喜歡看致富節目的他,在一次節目中認識到了榆黃蘑這種植物,它擁有著黃色的外觀,不知道的還以為毒性很大。別看它的顏值很高,其中的營養也頗為富足,吃起來鮮美細膩,讓人感受著其中的滋美口感。

畝產8000斤,一年收入幾十萬,榆黃蘑長出“黃金菜”

王大哥在農田裡種植10多畝,每畝地的產量高達8000斤,可謂是十足的高產食材,光是單個的榆黃蘑就重達5斤。

畝產8000斤,一年收入幾十萬,榆黃蘑長出“黃金菜”

別看產量這麼高,他卻從來不擔心賣不掉的問題,成熟後就會有商販來到他的家中收購,一斤可賣到4-5元,市場中更是賣到10元一斤的價格。

憑著榆黃蘑的種植,王大哥一年收入幾十萬,實現了小康的生活水平。

栽培技術

榆黃蘑適應性強,適應溫度範圍廣,抗高低溫能力強,栽培原料來源廣泛,凡含有纖維素、半纖維素的工農業廢料均可栽培榆黃蘑。

1.栽培要求

榆黃蘑生長力強、出菇快、生長期短、產量高,既可段木栽培,也可袋料栽培,菌絲生活力強,可在榆樹、楊樹、樺樹、椴樹、水曲柳、槐樹等闊葉樹鋸屑培養基上生長髮育,也可在棉籽殼、廢棉、玉米芯、花生殼、豆殼、麥秸、稻草、茶渣以及栽過草菇和蘑菇的廢培養料上生長髮育。

其中,以棉籽殼、廢棉和玉米芯栽培榆黃蘑的產量較高。菌絲生長髮育溫度範圍為7~32℃,最適生長溫度為23-27℃,45℃以上經2小時菌絲即死亡,但能忍耐零下38℃低溫。子實體形成溫度為10~28℃,最適生長溫度為 15-25℃。pH5-7都能生長,以pH5-6.5最適宜。

畝產8000斤,一年收入幾十萬,榆黃蘑長出“黃金菜”

2.發菌管理

發菌場所溫度不要超過25℃,空氣相對溼度以60%~70%為好,同時要注意遮光及通風換氣。棚溫要控制在28℃以下,超過28℃要注意散堆降溫或通風降溫。發菌一週後,檢查菌絲萌發情況。

若發現菌絲不萌發應補種;若發現少量雜菌感染,應加強發菌室通風降溫,控制或抑制雜菌發展。若溫度過低,還需保溫、升溫,保證菌絲正常生長髮育。一般25~30天菌絲即可長滿全袋。

3.出菇管理

菌絲長滿袋後,再維持3~7天,即可進行出菇管理。生產中多采用菌牆出菇管理,菌牆的碼垛方法與平菇相同。菌牆築好後牆頂灌水,菇房(棚)溫度保持在15~20℃,空氣溼度85%-95%,拉大溫差,注意通風換氣並給予一定的散射光刺激,約一週後,菌蕾就會大量出現。

出菇期間往栽培場所地面、空間增加噴霧2~3次,並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榆黃蘑從現蕾到採收一般需8~10天。

小編要提醒的是,大家在選擇農業項目的時候一定別盲目,在種植前要看看當地的市場行情如何,有沒有出售的渠道,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的情況再做出選擇!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