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土味偵探,用荒誕書寫幽默


平原上的土味偵探,用荒誕書寫幽默


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擴張,除了商業電影的票房高漲,高質量的中小成本華語片也越來越吸引觀眾注意。它們早已不是以前人們印象裡的“大悶片”,越來越多兼具藝術質量和類型可看性的作品在湧現。

而如今,我們又可以在列表中再加進一部《平原上的夏洛克》。

在最新預告片中它受到了文牧野,郭帆,吳京等眾多大咖推薦,動作?科幻?現實主義?這一連串問號,也暗示了電影題材的獨特。

其實,不少影迷早就對其有所關注。這部由饒曉志監製的電影,在今年的first電影節上一經放映便收穫了優異的口碑,在觀眾選擇榮譽名單中,更以8.35的高分位列榜單之首。

評委秦昊更表示,這部片是他本屆“最愛”,是最能打動他的作品。電影也成功拿下了最佳文本獎,和提名最佳劇情長片,足以表達業內肯定。

之所以《平原上的夏洛克》能脫穎而出,首先便在於題材的獨特,它講述了一個“土味偵探”的故事。男主超英是個普通的鄉鎮中年男人,為了翻蓋新房找來同村好友幫忙,卻因此間接導致其車禍住院,出於義氣和責任,超英承擔了朋友的醫藥費,可又對肇事司機逃逸耿耿於懷,於是聯手好友佔義,共同踏上“尋兇”的冒險之旅。

縱觀同類題材,導演們往往“窮山惡水長鏡頭”,壓抑沉重的風格也不受市場喜愛。《平原上的夏洛克》卻用輕鬆幽默的語調,從另一個視角展現了鄉鎮老百姓自有的生活趣味與娛樂。澡堂搓澡,放羊養牛,和鄉親們坐在一起聊天扯淡……讓人聯想起抖音和快手上,那些頗為有趣的土味視頻。小人物的嬉笑怒罵間,是樸素卻樂觀的草根精神。


平原上的土味偵探,用荒誕書寫幽默


導演還十分擅長從日常細節中取材構建趣味,比如預告中有這麼一段,佔義跑到縣城,往地上隨地吐痰卻被城管抓住,被罰款五十。他罵罵咧咧的走開,卻又有一口痰要噴出,見保安靠近,大手一揮抹到了頭上。中國式的小市民幽默瞬間躍然而出,像這類黑色幽默的段落遍佈全片。

而影片的故事主線,則是對偵探類型片的顛覆。我們對“偵探”形象聯想到的往往是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紳士,查案手段更充滿著高科技和高智商,比如福爾摩斯和波洛。可超英和佔義卻是兩個來自鄉鎮的中年老大爺,打扮土氣,鄉音濃重,開著輛電動小三輪滿城亂竄。

這個設定誇張古怪,細想卻又合情合理誇,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荒誕的喜感。

這幾年的國產電影,在故事創新上愈發進步,有將熱血青春與犯罪相結合的,有將傳統神話故事重新解構的。《平原上的夏洛克》則把現實主義題材,用荒誕懸疑類型重新包裝,這有點讓我聯想起歐美爛仔幫風格喜劇,比如埃德加賴特的《熱血警探》,同樣也是在一個十八線村鎮發生的偵探故事。而當下市場上正渴求的,正是這類在題材上為國產片打開多樣可能的商業類型片。

但與此同時,《平原上的夏洛克》又並非一部單純引入發笑的作品,土味荒誕的故事下,帶出了當下社會對善良的討論,也表現了底層人民最質樸和無私的一面。

超英的好友想都沒想就幫他蓋房子,超英要找嫌疑車輛,佔義幫他探案,也是出於兄弟情義。開的車掉坑裡了,一通電話便能讓鄉親大老遠跑來……片中的所有人,總是下意識的幫助他人,從不去思考“值不值得”,彷彿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

當然,最體現人性光輝的角色,還是主角超英。在查案過程中追蹤,即便東奔西跑幾次都一無所獲,還落入各種狼狽境地,他仍是毫無怨言,一根筋兒到幾乎不現實。那是因為超英想要的,從來不是錢,而是公正,是道理。


平原上的土味偵探,用荒誕書寫幽默


他身上擁有一種固執的善良,因善良,他無法容忍旁人不能獲得公道;會不忍心自己養的馬被拿去做“殺茬”,會拒絕不屬於自己的饋贈,只為對得起良心。也許在某些人看來,超英太傻。但我更願意相信導演試圖傳達的:這份質樸到讓人詫異的善良,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太久。

現代社會下我們似乎變得更文明,卻也變得更冷漠和自私。萬事以自己為先,幫助他人前想的是能通過幫助得到些什麼。反觀超英和他身邊的朋友,即便他們不富有,卻依然過得很幸福,在不計回報的互幫互助下成為一個溫暖的集體。

他們不“高大上”,卻也同樣對生活有著可愛的追求。超英在房頂鋪上塑料膜,倒上水看金魚時,身上閃現出理想主義的光彩,這也是電影中最浪漫的一幕。

人們總在討論觀眾到底喜歡什麼樣的電影,其實在我看來,觀眾喜歡的,無非就是真實可信的好電影。

導演徐磊有著曲折的創作背景,他來自河北衡水的縣城,做過十多種職業,我想正是十多年的歷練,才能讓他寫出《平原上的夏洛克》這樣充滿生活智慧的劇本。

作為初出茅廬的處女作,導演徐磊用《平原上的夏洛克》交出了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也希望上映之後,它能憑藉質量,成為又一匹閃耀的黑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