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5》結束了,說一說作為一名老觀眾的感觸

《奇葩說5》結束了,說一說作為一名老觀眾的感觸

與《奇葩說》的緣分

已經記不起當初第一次看奇葩說是出於什麼理由了,大概就是看到了何老師在主持第四季吧。第一次看完之後就收之不得,一集集的去看,一季季的去補,然後就迎來了這一季。我離開了大學校園,《奇葩說》也迎來了最大的一次改版。就在昨天晚上,第五季也結束了,BBKing和BBTeam也決出了,結局算得上圓滿。決賽的辯題終於沒有讓我失望,一個散發著時代氣息的辯題,才是送給我們這些觀眾的好禮物。

《奇葩說5》結束了,說一說作為一名老觀眾的感觸

談一談辯題:我不合群,我要改嗎?

我本人對於合不合群沒有太大的執著,因為不管性格上是否和大多數人合拍,在非私人的場合下,不讓大多數人感到不舒服這是我比較重視的一種素質或者是能力。這一點我倒是比較同意熊浩老師說的。小時候我曾被家人說成是內向,尤其是在大人面前;慢慢步入學校之後,我發現我並沒有像家人說得那樣不會交流,相反和周邊的同學相處地相當的和諧,到了高中和大學,雖然和身邊的人產生過距離感,但是依舊算得上是“其樂融融”,並沒有給人帶來“不合群”的印象。所以,教育能教給人的,除了知識外,這種與人相處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可能這也是一種幸運吧。

節目裡還舉了二次元的例子,我本人就是二次元的一名愛好者,雖然談不上狂熱,但是也喜歡了很多年。我看過好幾次漫展,買過一些周邊,但是我從來沒有在公共場合顯露出過我的二次元屬性,是在怕什麼嗎?也未必;沒有很渴望去展現自己的二次元標籤嗎,這個倒是真的。我依舊很愛它,但我不想讓那個身份被不瞭解的人隨意的評說,

遮擋標籤的那一刻,我是合群的,同時我也是自由的,我並未改變。

陳銘和顏如晶爭奪BBKing

這一季的BBKing是陳銘。說實話我覺得陳銘最後一期的表現有失水準,但是依舊掩蓋不了他整季的精彩表現。當之無愧,實至名歸,名副其實,這些詞語伴著遲來的“BBKing”,屬於昨晚那個風度翩翩,溫厚純良,幽默犀利的陳銘老師!

如晶也成長了很多。其實我看的時候猜測如晶肯定又要哭了,可是,最後她的心態,真是令人佩服。李誕說她心態是已經是“King”了,“輸贏”在那一刻已經輸給了“熱愛”

我眼裡的《奇葩說》

這段時間,每一個週五,週六的夜晚我都留給了奇葩說。不管我有再多其它要做的事情,那兩個時間段,從未變更。是我幼稚嗎,那麼痴迷一個綜藝節目?我想,是因為我在節目裡看到了最純粹的努力,最睿智的發言,最犀利的反駁,還有最真誠的態度吧。

我們都很渺小,我們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我願意守護著那個孩童,去聽他說,去陪他一塊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