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晒”的照片,還能信嗎?

寫在前面

李誕領銜的《脫口秀大會》第二季,7月底已經開播了。在第一期的節目裡,除了壓軸出場的張博洋外,最耀眼的莫過於Rock,他對於當今朋友圈曬“照騙”的行為進行了一針見血的諷刺。

如今的朋友圈:照片還能信嗎?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回想一下你自己的朋友圈裡,是不是有下面這幾種人:

1、其實是被鬧鈴叫了100遍才爬起來,卻總要發一張沐浴陽光的照片,並配上類似“小確幸”的雞湯;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2、明明是因為上班時間摸魚導致的加班,卻還一定要發一張加班照,並配上“捂臉哭”等表情來博同情,順便還彰顯一下自己的努力;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3、買的書永遠只看第一頁和作者簡介,找擺拍角度卻找半天,然後貼幾句從微博和知乎上抄來的網紅句;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照騙”就是“自我欺騙”?

第1種情況,女性居多,場景多發生於週末出門前,自己邋遢的像個鬼一樣,卻還要假裝健康的生活方式。出門做什麼?有可能就只是取外賣...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第2種情況,男女較為均衡。這類人在職場中多半是“坑”,坑同事,坑領導,稍微晚走一會都要發朋友圈讓領導看到,然而KPI總是墊底。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第3種情況,多發於大學校園裡,圖書館是重災區。這些人平時上課玩手機不聽課,在考前一週卻陪著男票或女票去圖書館秀恩愛。臨走前,發一張看書的照片,自己把自己給感動一番。結果考試還得靠隊友幫助才能勉強過線...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關閉了朋友圈?

如今,“朋友圈”儼然已經成了我們每天接觸外界信息的一個重要入口。在依託於熟人關係鏈的微信上,很多人往往也很願意曬照給朋友看。

可是在如今這個社會飛速發展,人與人差距迅速拉大,曝光的焦慮背景下,發朋友圈漸漸成為了一種“成功者”的特權。“倘若我不把朋友圈包裝地漂亮一點,就會被朋友和同事嘲笑”“要是0讚的話就太丟人啦”,類似的想法大行其道。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體現在行動上,便是出現上文所寫的那幾種現象。朋友圈照片也慢慢發展成了“照騙”,越來越多的人,為了不被這種“虛假的美好”所打擾而選擇了關閉朋友圈。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節目裡Rock說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已經改變了拍照的意義。曾經是留住美好的瞬間,而現在是單純地創造一個美好的瞬間。

朋友圈裡“曬”的照片,還能信嗎?

“朋友圈是自己的,愛發什麼發什麼,不要去包裝,不要有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