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隔離會引發人際接觸“飢渴”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5日刊載題為《隔離會引發人際接觸“飢渴”》的文章稱,當下,成百上千萬人生活在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環境中,而這不僅增加了人們的孤獨感,也強化了他們對社交的渴望。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隨著春天到來,世界上許多人為阻斷新冠病毒傳播而閉門不出,而我們的屏幕在這個時候則被各種面孔填滿。我們到處都能看到家人和朋友為了相見進行視頻連線的景象,甚至一次連線數十人。如果有人對我們是需要他人的社會性生物有任何懷疑的話,這次危機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就在此時,一篇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還有另一層生物學需求。孤獨會激活大腦中與飢餓相同的機制。

報道稱,研究作者之一利維婭·託莫娃總結道:“我們發現,嚴重社會隔離會令大腦發出與嚴重飢餓相似、表達渴望的神經信號。這表明,孤獨和飢餓的神經表現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類似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將一組40人的研究對象置於社交和食物被剝奪的環境中不同時間,以觀察他們大腦的反應。在沒有與任何人接觸長達一段時間後(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網絡上),他們被展示喜歡的社交活動的圖像。而在另一種情形下,他們被展示食物的圖像。研究人員對這兩種情況以及在沒有被剝奪任何東西的情況下的大腦活動進行了比較。

結論很明確:實驗結果“符合積極的社會互動是人類基本需求這一直覺,而嚴重的孤獨感是一種令人不適的狀態,促使人們去解決這類匱乏,與飢餓類似”。

報道介紹,鑑於全球現狀,這篇新奇的神經科學研究突然引起了強烈反響。研究的主要作者麗貝卡·薩克斯自嘲道:“當我們在1月份開始撰寫這篇論文時,我對結果感到非常興奮,但我擔心它可能是一個過於特定的選題。為什麼一個健康、有社交的成年人會被迫與世隔絕呢?”

當下,成百上千萬人生活在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環境中,而這不僅增加了人們的孤獨感,也強化了他們對社交的渴望。託莫娃解釋說:“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哪種程度和類型的社交足以滿足這一基本需求,從而消除這種表達渴望的神經反射。”她補充說:“目前的情況凸顯了,有必要進一步理解人類社會需求以及潛藏在社會動機之下的神經機制。”

報道稱,但是,這些科學家也指出,所有人都不堪飢餓,但孤獨則有所不同。研究中更習慣孤獨狀態的對象表示,他們在結束隔離後對社交的渴求較低。託莫娃表示:“這表明,孤獨者想要較少的社交,這一結果符合此前關於長期孤獨的研究結論,即長期處於孤獨狀態的人似乎想要較少的社會互動。”她補充說,其原因尚不明確。她說:“可能是長期陷入孤獨降低了他們的社交慾望,也有可能是想要更少社交的人變得孤獨。”

研究表明:隔离会引发人际接触“饥渴”

圖為近日,西班牙巴塞羅那地鐵一號線部分入口關閉。新華社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