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傑克遜的成名戰:“換下喬丹拿冠軍”事件的真相

菲爾·傑克遜的成名戰:“換下喬丹拿冠軍”事件的真相

作為一個傳奇主教練,菲爾·傑克遜是什麼時候真正在NBA揚名立萬的?

是穿著拖鞋去公牛應聘?還是成功贏得喬丹認可,並說服喬丹接受三角進攻,進而開創王朝?還是在湖人的第一天就侃暈所有隊員?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事實上,一個主教練的工作是各個層面上的,他們要用盡一切辦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整合一支球隊的戰鬥力。而絕不僅僅是在球場上一身西服扮深沉、吼戰術、鬥裁判。甚至可以說,球場上的那些表現,只佔主教練工作的一小部分。但偏偏這一部分又是最容易被球迷看到的。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1992年總決賽第六場的“換喬丹”,應該是菲爾·傑克遜的成名作。因為那是他執教生涯的第一個臨場指揮上的“神級操作”。至於用庫科奇代替皮蓬投絕殺,用泰·倫盧防艾弗森,冠軍生死局押寶阿泰斯特這些名場面,都是在那之後的事情了。

那麼,所謂的換喬丹逆轉開拓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992年總決賽第六戰,喬丹再次陷入開拓者的圍剿,前11分鐘一分未得。到第二節上半段,開拓者建立起15分的領先優勢。衛冕之心催動著公牛打出反擊,將分差逼回6分。但開拓者在第三節再度大舉進攻,分差一度到了17分。喬丹試圖挽回局面,他在左翼連續突破兩名防守者,切入籃下準備上演招牌式的近筐漂移;但他的攻勢連遭阻擊已是強弩之末,便在此時,他的影子德雷克斯勒閃電而至,凌空飛起扇飛了他的投籃。這只是喬丹所遭受的困境的一個縮影,在這段時間裡,無力打開局面的喬丹從身體到精神都有些失常。第三節結束,公牛落後了15分。

聯合中心的觀眾一片哀鳴。更讓他們絕望的是,第四節一上來,竟然是皮蓬帶著四個替補在打,喬丹則被菲爾·傑克遜按在了板凳席上。這是提前投降了嗎?當然不是,這是傑克遜有預謀的行動:就在觀眾們惶惶不安,交頭接耳時,他正冷靜地看著喬丹的眼睛,對他說:“安靜,坐下。看比賽,思考。”

菲爾·傑克遜的成名戰:“換下喬丹拿冠軍”事件的真相

熟悉傑克遜的球迷,只要一看這場面,就知道有內味了。傑克遜就是這種執教風格,說的不好聽一點,這是神神叨叨,操控人心。但事實上,人作為一個精神動物,心理活動對人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如果能有效地引導人類的心理活動,使之對人的行為產生正面影響,其作用是絕對不可低估的。無論是對喬丹、科比這樣的巨星,還是對武賈西奇、泰倫·盧這樣的配角,都不例外。

在心理學已經廣為人知的今天,這種理論尚且有很多人不接受。二十多年前,自然也就可想而知。更何況,菲爾·傑克遜的哲學,是偏東方神秘主義的路數,和西方立足於科學對人類認知、思考能力的研究的那種心理學,還真的很難說是一回事。再加上某些不便說出口的嫉妒情緒,對傑克遜的那些非議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無論怎麼說,誰也得承認,菲爾·傑克遜是最懂得為超級巨星調整狀態的主教練。在這一戰之後,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

很快,皮蓬帶著四個替補,三分鐘裡打了開拓者一個14比2,分差只剩下三分了。

場下的喬丹看著傑克遜的眼睛:我準備好了,讓我上場吧。

喬丹一上場,就連續送出兩次喬丹突襲,包括那次著名的搶斷巴克·威廉姆斯,迎著後者凌空暴扣。這一扣讓公牛實現了反超。最後4分鐘,公牛讓開拓者只得六分,而完成調整的喬丹一個人就在最後時刻連得了6分。公牛最終以97比93取勝,成就了總決賽第四節逆轉15分歷史紀錄。

這次逆轉給阿德爾曼留下了慘烈的心理陰影,讓這位名帥從此不再相信替補,一步步走進了執教生涯的死衚衕。

結束了這次總決賽,東西部的兩位飛人也分出了高下。滑翔機就此永遠留在了飛人的背後。“我以為喬丹有一千種假動作,我錯了,他有兩千種。”

這一戰必將名垂千古!這是正義巨像加里奧燃爆的一句臺詞。用來描述這場總決賽,同樣恰如其分。所有相關的一切傳說,都在印證著這個觀點。

便是這樣,籃球世界第一次領教了傑克遜在大廈將崩之時的殺伐決斷。

菲爾·傑克遜的成名戰:“換下喬丹拿冠軍”事件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