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通烏門”事件走向何方

9月27日據美國CNN報道稱,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公佈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電話內容自證清白,但是,眾議院支持對他進行彈劾調查的議員已達219人,從而使國會得以調查其涉嫌濫用職權並勾結外國勢力干涉美國大選。特朗普自上臺就被時斷時續的“通俄門”嫌疑困擾,尋求連任之際又陷“通烏門”麻煩,表明兩黨白宮爭奪戰日趨激烈。但是,彈劾調查與進行彈劾是兩回事,這樁公案大幕剛啟,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驢象爭鬥向來充滿變數,特朗普能否逃過此劫尚難預料。

24日,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宣佈,民主黨正在現有6個委員會框架下對特朗普進行彈劾調查,因為相關行為表明他已背叛總統誓言、國家安全和選舉公正。這一震動輿論的決定源於20日美國媒體披露的內幕:華府線人向檢方舉報,當局監聽記錄顯示特朗普曾打電話給澤連斯基,至少8次施壓要其干預美國前副總統拜登之子亨特在烏克蘭的案件調查。

拜登是民主黨下屆總統候選人之一,民意支持率領先於特朗普而被後者視為實現連任的最大絆腳石。美國媒體稱,2015年時任副總統的拜登曾以10億美元援助為誘餌,脅迫烏克蘭政府在6個小時內解除總檢察長邵金的職務,邵金當時正在調查烏克蘭最大私營天然氣公司腐敗案,而亨特是這家公司獨立董事。此外,拜登本人先後十多次前往烏克蘭。特朗普及私人律師朱利安尼多次據此指責拜登利用職權為兒子和家族謀求私利。

但是,有關特朗普電話的爆料使劇情反轉,民主黨認為特朗普涉嫌濫用職權打壓政治對手並勾結外國力量干預美國內政。舉報者說,特朗普為了脅迫烏克蘭當局做出不利於亨特的判決,拖延支付美國提供的近4億美元軍援。特朗普承認拖延支付軍援,但否認與拜登父子相關,並反控民主黨對他進行“政治迫害”。但是,迫於輿論壓力和民主黨彈劾造勢,特朗普於25日下令公佈兩個月前與澤連斯基的電話記錄全文。

記錄顯示雙方交談熱烈,除涉及相互吹捧、雙邊關係、烏克蘭危機以及德法兩國立場外,也的確談到亨特所涉官司。澤連斯基承諾將起用親信出任總檢察長徹查此案,特朗普敦促澤連斯基多和朱利安尼及美國總檢察長巴爾合作,繼續調查和起訴亨特,並稱美方也會徹查。

儘管這份通話記錄證實特朗普對亨特案格外上心,最新消息稱舉報人和情報總監等也將到國會參加聽證,但是,僅憑一紙記錄似乎較難坐實對特朗普的指控。因此,民主黨要抓住特朗普的硬把柄還有不少難關要突破,尤其是拖延交付美國軍援是否涉嫌假公濟私和濫用職權,這畢竟是扳倒特朗普或打擊共和黨人聲譽的難得機遇,因此,一直對彈劾動議持慎重態度的民主黨人佩洛西終於決定啟動彈劾調查。

儘管眾議院全體民主黨議員和一位獨立議員支持彈劾調查,眾議院多數人最終能否形成支持彈劾的共識依然是個未知數。退而言之,即使眾議院做出彈劾決議,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也很難放行。“通烏門”不僅關乎特朗普個人與拜登的前途,更關乎兩黨各自的整體與長遠利益。

美國立國200多年來尚無總統被成功彈劾下臺,只有3人經歷過彈劾程序:1968年約翰遜因違法和策劃叛亂等罪名遭遇眾議院彈劾,但參議院審議時以一票之差使之逃出鬼門關;1974年尼克松身陷“水門事件”醜聞,後主動辭職而免於彈劾;1998年克林頓捲入“拉鍊門”而被眾議院指控作偽證和妨礙司法,但是,彈劾動議被參議院否決。

從2017年初導致特朗普首任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弗林被迫閃辭的“通俄門”,到剛剛發酵的“通烏門”,美國兩黨圍繞白宮的爭奪戰一直沒有消停,也必然隨著新一屆總統競選漸入攻堅階段而呈現白熱化,任何一方行為失範和道德瑕疵都會被用來大做文章。用共和黨加州參議員薩塞的話說,兩黨已陷入“黨派部落主義”衝突。這次“通烏門”也再度暴露美國建制派對特朗普的厭惡和幸災樂禍。CNN名嘴庫珀就特朗普打算派律師協助烏克蘭查案一事,將其比喻為電影《教父》裡的黑手黨梟雄維克托·柯里奧尼。

特朗普與CNN為代表的主流媒體恩怨無需置評,雙方從不掩飾對彼此的惡感,因此,他被嘲弄為黑社會老大並不奇怪。事實上,美國政壇的權力博弈並非像黑手黨那樣暗箱操作,民主與共和兩黨之間、白宮與國會山之間的鬥爭從來都是明火執仗和你死我活。剛上演的特朗普的“通烏門”如何發展,觀眾不妨耐心追一次現實版的《紙牌屋》連續劇。

著名國際問題學者、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西溪學者(傑出人才)

注:文章轉自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