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得示帖》為唐代摹搨墨跡,是對東晉王羲之尺牘進行的雙鉤廓填,或響拓而形成的唐摹本。《得示帖》與《喪亂帖》、《二謝帖》連成一紙,縱28.7釐米,橫58.9釐米,稱為“喪亂三帖”。收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得示帖》書風遒麗,初不欲草,草不欲放,有張有馳,有緩有疾,運用之妙,自出胸臆。數字草書,流暢縱逸,發揮了字勢的結構美。

 《得示帖》、《喪亂帖》與《二謝帖》三帖是王羲之行草書的代表,喪亂三帖忽簡為草,忽繁為行,或連成一片,或字字獨立,興之所致,變化無窮,感情收斂自如,其字群大多是三角形的結體,更能顯出王羲之思緒的起伏跌宕。

 《得示帖》中“得示” 顯現的穩健、疏朗,方、遲、疏;“知足下” 顯現的纏綿、急速,圓、重、密。“猶”的獨立性與“未佳耿耿”連帶性。“吾亦劣劣”的連、斷與“得示,知足下”的斷、連,“猶”的動、速、急與“ 明”的靜、遲、緩。“不欲”的輕、起、藏,“觸霧故也”的重、伏、側又與“遲”的小、細、圓。“ 散”的獨立與“不欲”的牽帶對比,“王”對應“欲觸”的白處,“羲之頓首”的密、連、速表現出來的藏中鋒對應“觸霧故也”的疏、斷、緩表現出來的露側鋒。

 《得示帖》在處理字結構方面的手段豐富且精彩,總體上呈現收左放右姿態,細節處理微妙多端,“示”之下主上次,左下點與豎厚重緊密、右下點輕靈空蕩;“猶”之左主右次,左部雙撇凝而相聚,右部虛化簡約;“觸”之右主左次、右放左收,右部墨聚於“蟲”之中軸;“散”之左主右次、左收右放、左實右虛;“霧”之上主下次,下部右主左次,“務”部中段濃墨重畫緊接,整字虛實變換、鬆脫靈動。以上五字通過點畫關係的巧妙調整均形成視覺中心點,即字眼,呈現變化與統一、靈動與安穩、形散而神不散的結體妙構。

《得示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


《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得示帖》高清大圖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