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占課機會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作用在於培養學生的勞動價值觀,未來將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大中小學都將設立這一必修課程,家庭、學校、社會都將在勞動教育中發揮作用,有條件的師範院校將開設相關專業。

同時,教育部也提出,將把勞動教育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的重點工作來抓。

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占課機會

多年來,勞動教育已經不是新名詞,不過此次《意見》首次提出,要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

大中小學都必須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每週不少於一小時,學校還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學校必須設立勞動周,時間可安排在學年內或寒暑假,以集體勞動為主。

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託課程,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高等學校可安排勞動月

職業院校應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有關勞動精神等的專題教育課程不少於16學時。

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占課機會

內容方面,小學低年級注重勞動教育啟蒙,高年級則注重衛生、勞動習慣養成,初中應增加勞動技能、知識,適當參加生產勞動;高中則要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使學生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高等學校則要圍繞創新創業。

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占課機會

此次《意見》中還提出:“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

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看到一些網友的評論:

@是檸檬水鴨:希望是有意義的勞動,不是形式主義還浪費時間。

@叢靈:這個舉措是好的,關鍵還是要看怎麼落實,要防止變成形式主義,更要防止變成學校錄取的腐敗漏洞。

@直直真人:彷彿看到了老師讓你“自願”給哪裡哪裡打掃衛生的有力說辭。

@你擋住我眼睛了:只要高考中考這個指揮棒在,上面下發什麼文件下面都有對策。


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占課機會

2018年開始,西安市臨潼區尖角小學正式開設勞動課,全校六個班級的180多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種植向日葵、韭菜、萵筍、玉米等農作物,豐收後部分農作物將用作學校食堂使用。

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占課機會

我記得我小時候就有一門《勞動》課,但是回想起來,好像都上了語文和數學了。倒是每年秋季開學,因為學校那個時候操場還是那種土操場,暑假雜草瘋長,於是我們都要帶鋤頭、鐵鍬等去學校進行除草。

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占課機會

對於勞動、體育等課程被主課老師佔用,很多網友都表示有過同樣的經歷,但是這次在留言裡,我也看到了主課老師無奈的呼聲:

@一去不復返2020:主科老師表示雙手雙腳贊成,千萬不要給我們占課的機會啊,不然學校領導開會時又會說“這個豆油科又不考,或分很低又不重要,你們主科老師抓緊點舍,要想辦法哦”。然後你就會看到主科老師去佔各種課。然後其他小科老師其實很高興,反正佔的課課時還是記小科老師上,何樂而不為呢?

@LIUyyyyyyF:真以為主科老師喜歡上課啊,我們班期末前副課老師有的時候自說自話就不來了,莫名其妙只能班主任頂上,班主任也要休息,有的時候只能和其他主課老師分一下。


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占課機會

因為從小生活、教育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現在大中小學學生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普遍薄弱,加強勞動教育非常有必要,但是也有幾點引人深思:

不進行分數量化,不能引起學生和家長以及學校的重視?

有網友提出質疑,如果不進行分數量化,會不會導致不能引起家長和學生以及學校的重視?

記得我自己學生時代的實驗課,每次只是期末的時候,根據老師黑板上的實驗報告自己摘抄下來,根本沒做過任何實驗。個人認為,如果勞動課形同虛設,只是一些拍照、寫感悟等形式主義,那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但是如果分數量化,我有一點擔心是,勞動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勞動教育應該是基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是常識教育的一部分,而常識教育,主要應該來源於家庭教育。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從小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麼為了學分或者成績、評語,在學校課堂“表現”幾下,生活依舊是“伸手黨”,這樣的勞動教育也是失敗的。

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占課機會

勞動教育,起點應該是家庭啟蒙教育。

在兒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我就會讓他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從小,我對他的教育理念是,家務勞動,應該是所有家庭成員有各自的分擔,而一個cool boy,首先能學會照顧自己,下來是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

如今,兩歲半的兒子,我做飯,他會幫忙摘菜、洗菜、端飯、收拾碗筷;我擦地,他會收拾地上的玩具;自己洗臉、刷牙、洗澡、洗襪子等,因為從小的習慣,他覺得做這些事是正常的,像每天的讀繪本一樣正常。

能照顧好自己,將生活環境打理的乾淨、整潔,也是高自尊人格的一部分

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做家務會耽誤孩子學習知識的時間,但是在我自己的實踐中,我發現,我兒子絕大多數的“知識”,是勞動中獲得的。顏色、大小、形狀、材質、冷熱、方位、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都是和媽媽一起幹家務中獲得的,在這一過程中,他也明白了,做家務不是女性的義務,男性也應該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