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轉播 要想“翻身”不容易

體育賽事轉播 要想“翻身”不容易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以及各項體育賽事停擺,令世界體壇經歷寒冬。(OSPORTS全體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嘉暉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體育賽事全面停擺,體育產業受到巨大沖擊,其中,賽事轉播商損失慘重,北美三大轉播商損失超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9億元),這也將引起連鎖反應,體育賽事的版權價值可能因此降低。歐洲盃、奧運會等頂級賽事延期,勢必造成2021年賽事的集中、重疊,賽事轉播機構在內容上會“百花齊放”,但沒有商業收入的疊加效應,想要彌補2020年的損失,打一場“翻身仗”並不容易。

北美3大轉播商損失慘重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全球體育比賽停擺,賽事轉播商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經濟上損失慘重。

據外電報道,根據估算,如果NBA、MLB(美國職業棒球聯賽)和NHL(國家冰球聯盟)三大職業聯賽的停擺持續至5月底的話,美國轉播公司將面臨大約10億美元的廣告損失。

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數據顯示,NBA的部分常規賽和季後賽產生了超過8億美元的廣告收入,NHL帶來超過1.2億美元的收入,MLB在2019年賽季的前三個月產生了約6000萬美元的廣告收入。如果四大職業聯賽中正處在休賽期的NFL(職業橄欖球聯賽)也因疫情延誤,那麼這一數字將大增。據估算,四大聯賽的3000名廣告客戶損失將達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5.4億元)。

據分析,美國電視轉播商在整個奧運會版權銷售體系中佔了1/3強的份額,東京奧運會延期對他們的影響可以說是“傷筋動骨”。

除了美國,歐洲各地的轉播商也受到比賽暫停和取消的衝擊。據媒體報道,如果賽季剩餘比賽報銷,僅五大聯賽轉播費就將面臨23億至2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至184億元)的損失。

儘管因比賽取消遭受損失,但美國三大轉播商還是選擇忍痛堅守,出於長期合作的戰略考慮,他們也不會輕言放棄。不過,沒有長期合作關係的轉播商則正在經歷現金流緊張的陣痛,不得不暫停向已經停擺的賽事支付版權費,這些賽事涉及歐冠、美職棒、WTA巡迴賽以及高爾夫賽事;至於降薪、裁員以降低運營成本的操作也是接踵而至。

據悉,西甲轉播商已經率先啟動了ERTE“臨時就業協議”來緩解壓力。《紐約時報》分析稱,賽事停擺造成的全球轉播公司財務問題,會在將來導致體育賽事版權價值的下降。

中國將成賽事“安全島”

進入3月下旬,中國對疫情的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各地復工復產,戶外體育活動也正有序解封;而在歐美,體育賽事解禁遙遙無期。此時,有媒體報道稱,希望將美國網球賽事放在中國舉行,英超聯賽也有此意。這足以說明中國在這場戰疫中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據外媒報道,英國一家不知名的衛星轉播商Freesports(自由體育)購買中超聯賽的版權,在目前疫情嚴重的時期搶佔先機得到獨家轉播權。

因為英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英超發佈聲明稱,本賽季英超不會於5月初恢復比賽。歐洲體育賽事的停擺導致歐洲各大體育轉播商損失嚴重,英超的兩家轉播商天空體育和BT Sport買下了英超大部分國內版權,而英超本賽季剩餘的比賽轉播權價值達到了約7.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65億元),這在歐洲足球聯賽中是最高的一筆轉播費。

相比之下,規模較小的電視轉播機構受疫情影響較小,也更容易提前一步復工復產。鑑於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中超應該先於歐洲聯賽啟動,自由體育可能會把中超聯賽的轉播權賣給天空體育等大型轉播公司,中超或將成為“全球獨家聯賽”,從而受到各方關注。

奧運延期影響商業贊助

疫情期間,世界體壇呈現出一片慘淡景象,賽事停擺,電視轉播機構也被逼到了“絕境”。

“轉播商的廣告損失是肯定的,不過,歐美機構通常會購買保險,以應對突發狀況,”一位熟悉央視運作的資深媒體人稱,“現在負責賽事轉播的團隊都已無法正常工作,本來奧運年的‘體育大年’,但現在來看剛好相反,明年將迎來大賽高峰,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舉行,將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產生影響,通常奧運會在商業領域的影響會往後輻射一年到一年半,而現在東京奧運和北京冬奧會相距不過半年,很多國際奧委會(IOC)的合作伙伴以及贊助商的商業贊助和廣告投放節奏都會受到影響。”

世界頂級大賽扎堆形成的擠兌效應將削弱大賽的影響力和關注度,也導致贊助商和廣告分流,版權價值調低也在情理當中。

國內電視臺將熬過寒冬

往年現在這個季節,電視屏幕上基本上是歐洲足球、中國足球、NBA、CBA等聯賽的天下,體育產業會呈現出“供銷兩旺”的態勢。但今年,往日的繁華與喧囂暫告一段落,回放、集錦成為體育頻道的重頭戲。

原本東京奧運會是中央電視臺今年轉播的重心,但現在不得不作出調整。據悉,2014年央視與IOC達成協議,獲得2018年至2024年4屆奧運會的轉播權。這4屆奧運會包括2018年的第23屆韓國平昌冬奧會、2020年的第32屆東京夏奧會、2022年冬奧會和2024年夏奧會,當時,北京和巴黎尚未拿到後面兩屆奧運會的承辦權。

IOC主席巴赫表示:“IOC與央視達成的這項協議,將對未來的奧運會組織者形成有力的支持,同時為中國和全世界體育運動和運動員個人的發展帶來益處。”

央視此次獲得的轉播權包括免費電視、收費頻道、互聯網與移動終端的全語言、全媒體等內容。據分析,相比較而言,央視主打中國市場,有其獨立性和自主性,受外部市場影響較小,在奧運會、世界盃等大賽轉播中擁有主動權。

而國內地方電視臺也會參與奧運會轉播,從中分一杯羹,但在整個奧運會營銷當中,只佔較小的比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