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爆,除了吳京,它的功勞也不小

一直以來,我們說到科幻電影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美國大片,以及好萊塢影院的一些片子,很少有人能想起中國有什麼出彩的科幻大片。就像當初人們只知道“中國製造”而不知道“中國創造”一樣,不過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一切都是瞬息萬變。

2019年新春,《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的上映,更是讓中國科幻電影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尤其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甚至有人說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科幻電影。無論是在情節構思、特效處理還是價值觀方面,這部影片都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有了質的提升。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爆,除了吳京,它的功勞也不小

相對於其他外國科幻影片來說,《流浪地球》是一部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科幻電影,電影當中所表達的情懷,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情懷,體現的價值觀也與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相符,是真正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

電影上映截止目前已有10天,它的票房已經超過了30億。其實這部科幻電影之所以如此火爆,與它的內涵有非常大的關係,它其中融入的元素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那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再具體點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儒家文化。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爆,除了吳京,它的功勞也不小

《孟子》中有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

這句話在《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救險隊員剛子,為了救韓子昂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航天員劉培強為了拯救地球,義無反顧的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叛逆的劉啟最後為了拯救地球,也是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雖然他最後活了下來,但是他也有捨生取義的氣節。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爆,除了吳京,它的功勞也不小

“家文化”也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有一個字眼,出現的頻率特別高,那就是“家”,很多人都說到“回家”這個詞。這與我們中國的文化密不可分,家文化的融入讓這部科幻影片有了血肉,也讓中國人從內心深處能夠接受這部科幻影片。

劉啟、韓朵朵、劉培強、韓子昂這一家四口三代人,演繹著中國的家文化,讓血肉親情躍然於觀眾眼前,從而引起人們的共鳴。在影片中,他們多次說到“我們回家”,在無形當中把中國“落葉歸根”的文化展現了出來。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爆,除了吳京,它的功勞也不小

新華社對《流浪地球》的評語可謂是經典至極:這一部中國科幻片,但沒有刻意凸顯中國的地位,而是把整個人類當做一個“命運共同體”。這就和一些好萊塢科幻很不一樣了。而這可能也是中國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中國硬核科幻就只問這一句話:我們是否有勇氣,帶著地球去流浪?

是的就是帶著地球去流浪,落葉終得歸根,地球是我們的家,無論走多遠,都得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