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網絡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將開展移動惡意程序治理工作

工信部:網絡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將開展移動惡意程序治理工作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3日消息,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3日發佈2018年第三季度網絡安全威脅態勢分析與工作綜述指出,第三季度,全行業共處置網絡安全威脅約3397萬個,網絡安全漏洞仍是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之一。工信部稱,下一步將開展針對移動惡意程序的專項治理工作。

工信部介紹,全行業第三季度共處置網絡安全威脅約3397萬個,包括惡意IP地址、惡意域名等惡意網絡資源約653萬個,木馬、殭屍程序、病毒等惡意程序約2611萬個,網絡安全漏洞等安全隱患約4.8萬,主機受控、數據洩露、網頁篡改等安全事件約127萬個,其他網絡安全威脅約1萬個。

工信部表示,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第三季度網絡安全威脅態勢呈現四大特點:

(一)第三季度,網曝多起用戶數據洩露事件,涉及互聯網、物流、酒店等多個行業企業,最高達上億條信息記錄,疑似是由於企業服務器或手持終端被植入惡意程序,以及內部安全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導致。

(二)國內外多家雲計算平臺相繼發生故障,出現大規模用戶訪問異常、用戶數據丟失等問題,暴露出雲計算平臺在管理、運維、防護等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

(三)勒索病毒嚴重危害網絡用戶合法權益。第三季度每天仍有約6000至14000的感染量;根據阿里雲統計,阿里雲平臺在第三季度共攔截約836億次攻擊,其中利用永恆之藍漏洞(WannaCry勒索病毒利用的漏洞)進行攻擊的數量佔到近三分之一。

(四)網絡安全漏洞仍然是工業互聯網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之一。第三季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對31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126個域名、近170萬個IP地址持續進行監測,發現疑似風險2600餘個,並開展風險核實工作。

工信部強調,下一步,要做好網絡安全試點示範項目相關工作。完成2015年和2016年網絡安全試點示範項目評估工作,組織開展第四批行業網絡安全試點示範推薦工作。

同時開展移動惡意程序專項治理工作。為及時發現和消除移動惡意程序等網絡安全威脅,維護廣大網絡用戶的合法權益,組織各地通信管理局、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域名機構等單位開展針對移動惡意程序的專項治理工作。

還要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加強對遴選的29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安全方向)的管理工作,強化項目跟蹤和調研,確保項目高質量完成;做好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安全方向)相關工作,積極推廣關於工業互聯網安全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